弗朗索瓦兹·巴尔伯·嘎尔,曾在索邦大学(Sorbonne)和卢浮宫学院(Ecole du Louvre)学习历史和艺术,随后在后者任教。与此同时,她还管理“如何欣赏画作协会(CORETA,Comment Regarder un Tableau, www.coreta.org)”,举行多场讲座。她定期参加管理专业的研讨会,分享她在图像分析、广告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公司日程出版社(Editions del’Agence de l’Empresa)出版了一本她的文章集锦——《目光》(La Mirada )、(塞维利亚,2000年)。她还曾就雕塑家汤姆·卡尔(Tom Carr)撰写过多篇论文(《回声与汇聚》(Echos et convergences ),塞雷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Céret),2002年《对照》(Versus ),巴利阿多里德(Valladollid),2003年,并于2002年在亚当-比罗出版社(Editions Adam Biro)出版了《如何向儿童谈论艺术》(Comment parler d’artaux enfants )。由橡树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如何欣赏一幅画》(Commentregarder un tableau )之后,弗朗索瓦兹·巴尔伯·嘎尔又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出版《理解绘画中的符号》(Comprendre les symboles en peinture )和《理解现代艺术》(Comprendre l’artmoderne )。
面对一幅画的时候,你会不会感到茫然无措呢?《读懂印象派》为我们对印象派的了解带来了全新的角度。作者的讲述脉络清晰却不说教,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印象派作为一场兴起于19世纪,反对因循守旧的运动究竟是如何发生并逐步影响世界各地的。《读懂印象派》是写给热爱艺术却又对艺术望而却步,不知如何欣赏的人们的。我们力求为艺术入门者提供更多更有趣味的线索,带领他们进入艺术世界,真正感悟到艺术的魅力。
这不是一本高姿态的教科书,也并非艰深的理论著作,既没有常见的年代划分,也没有大量让读者灰心丧气的专业术语。作者通过多年的博物馆讲解经历,用最浅显易懂,又妙趣横生的语言帮助我们梳理印象派的发展脉络。《读懂印象派》虽不敢标榜详尽,但也尽量简明扼要。
作者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先展示那一时期被视为正统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随后再将其与当时背负着嘲笑和讥讽的印象派作品相比较,相互间的区别随即变得不言而喻,发人深省。《读懂印象派》的最后一个章节是专门为那些非印象派画家绘制的印象派画作而设置的,例如:修拉、高更、梵高、罗特列克、博纳尔和马蒂斯……
孩子上初中之后突然变得爱读书了,对于能有这样的改变我心里很高兴,也由衷的欣慰,除了平时她自己买书,有同事孩子爱看的书我也会买给她看,买这本读懂印象派主要是入门一些,易懂一些,也希望能培养孩子对于绘画艺术的喜爱
评分孩子上初中之后突然变得爱读书了,对于能有这样的改变我心里很高兴,也由衷的欣慰,除了平时她自己买书,有同事孩子爱看的书我也会买给她看,买这本读懂印象派主要是入门一些,易懂一些,也希望能培养孩子对于绘画艺术的喜爱
评分今天,似乎印象派已经无需过多解读,并且这些令人喜爱和为人熟悉的作品也不在需要任何学术知识或者详细注释即可理解,但这却是在否定这些画作所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及其反抗绘画传统惯例的力量。先买的小顾聊绘画,后买的这本读懂印象派,对于本书中的细节处的讲解,真的感觉很...
评分说起梵高,大家一定都会想到很多幅画,我第一个能想到的不能免俗的就是《星夜》这幅作品,这是比白天更加灿烂的夜晚。 除了梵高,这本书里还提到了其他大师的作品,对于每一幅作品都进行了很细致的描述,很普罗大众的一本艺术书
评分面对一幅画的时候,你会不会感到茫然无措呢?也许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里感受到一些情绪,但是仍然无法理解作品。 弗朗索瓦芭布-高尔充分考虑到观看者面对艺术作品细致入微的观赏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与作品的创作环境。
作者提出了一种解读,帮助理解画作。
评分似乎沉醉于这样司空飘渺的意象叙述,身临其境的将思绪重塑成型。
评分对每一幅画的诠释像是在写诗,但是对于想要深入理解印象派画作并没有什么可读性。选的画倒是可以看。
评分光顾着看图了。(话说bbc有一系列关于印象派的纪录片 比大部分书都好看
评分在成都春熙路的西西弗打发时间时囫囵吞枣读完,对如何解读印象派作品并无太大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