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写月亮:“热情迎上去/冷冷映回来”;
她说马:“马是这样美,又毫无媚态”;
她谈生命:“卑微顽强,固然感人,可以赞美,但是也非常可恨”;
她想起青春:“很自以为挖心挖肺,回头看还是像摆姿态,令人动容的是青春的无以聊赖”;
她说芝加哥的冬天朴素庄严,“好像写在纸上的一封信 ”;
她写亢奋,“有时看起来很像欢快,但让旁人看起来十分悲惨。”
………………
都是简单的事,然而灰冷玲珑。克制又骄傲,敏感但不滥情,这是刘天昭带给我们的阅读体验。
《毫无必要的热情》收录了刘天昭2011年—2014年间所写的文章,有随笔有日记更有不循常规的诗作,记录了其辗转美国安阿伯、北京、长春、广州等地的生活。时空不停切换,调子却始终如一:感受的碎片、日常的诗意;散漫中带着细腻,冷静中透着热情;旁观人间,也旁观自己。她的文字或许就像“美”一样,我们都在给她寻找一个定义,每个定义都对,但也都不完备。
本书封面较之通常的平装书也有微微特别。分为内外封,书脊处胶黏固定。外封宽度较短,藉由内外封两张不同用纸的白度与厚度落差,看到层次。封面使用大片树林的鸟瞰,呈现抽象与淡淡的“冷”及带点散文感的诗意。简单干净到近乎洁癖,没有腰封,只有塑封外的一张黑色贴纸————
“生命是宇宙的异物,我是我自己的异物”。
——————————————————————
刘天昭:
我觉得,对人世的热情,恋恋不舍,耿耿于怀,是做人的本分,是神谕。
写作更是,对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一份情意。
————————————————————————
别人的写作是向前推进故事,而刘天昭的写作是向下潜沉。她通过文字给一个个貌似无意义的事物做人工呼吸,企图唤起它们的温度和心跳。 ——刘瑜
天昭的文章迹简意淡,灰冷玲珑,以前我没见过谁这么写。我对她字里行间的灰调子印象深刻,用现在的话说,高级灰,更亮眼的色彩她也擅长,但只是星星点点。她是很高雅自负的作家。——李海鹏
适于咀嚼,不腻不滥,文字好看。—— 聂永真
因为刘瑜的推荐词而冲动借来的书,封面是俯拍的森林,一大片的郁郁葱葱却因反复借阅而留下残缺褶皱的遗憾! 絮絮叨叨记录了在安阿伯见过的人,遇到的事,街边的行人,飘动的落叶,桌边的绿植,都在作者静修细琢的文字里焕发生机,仿佛在看一部纪实电影。 这样的文风想起大学的...
评分因为刘瑜的推荐词而冲动借来的书,封面是俯拍的森林,一大片的郁郁葱葱却因反复借阅而留下残缺褶皱的遗憾! 絮絮叨叨记录了在安阿伯见过的人,遇到的事,街边的行人,飘动的落叶,桌边的绿植,都在作者静修细琢的文字里焕发生机,仿佛在看一部纪实电影。 这样的文风想起大学的...
评分我向来是不爱读散文的。就像平日里吃惯炸鸡甜甜圈的人,开始吃一棵蔬菜配凉白开。这年头谁都能写个散文,却大多是套餐里的鸡汤,一水的咸腻。 贾平凹说,散文是写给自己看的。散文更像是自言自语,也是生活琐碎的照映。华丽如张爱玲的散文,炫目,馋人,有着世俗小资小乐。质...
评分我一直有一个隐秘的审美偏好,喜欢阅读那些不以情节取胜,就是完全书写日常生活的书。猎奇是人类的本性,看小姨子跟工厂老板跑了这种狗血故事,会很容易看下去,但这种读物犹如方便面,吃之前无比渴望,吃完后又无比厌恶。淡化情节,只是记录生活的书,是最能考验作者功底的,...
评分卖给多抓鱼之前又翻了几篇,人么,对于要失去的东西总是格外留恋。谁说过来着,读散文就是和作者的一次聊天,那么和作者的对话,实在是不令人愉悦。作者毋庸置疑是敏锐的,读书的过程中,她的一贯的烦躁,不断的侵袭着我,简直心生厌恶,又或许是在里面看到部分的自己。 没有天...
又一次读到刘,也就是2013年左右的她。再次感受到她的独特魅力,考虑是不是该接下来去追她的连载,人物杂志是不是还在每期刊登。有时候读到揭穿人心的一篇就合上,等好了再读才能继续。诗还是诗,看不懂,偶尔也觉得好笑好玩。继续吧。
评分敏感是天赋也是诅咒,只希望你全忘了。
评分“想过精神生活 阅读文学作品” 有些段落几近能够背得 但还是吃药一样地读完全本 囫囵吞枣又饱含希冀
评分从记者到作家,终于没有束缚地写自己。坦白说对那个敏感、尖锐、本质上有点重复和收缩的世界兴趣有限(原因可能是不够陌生)。但她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样的东西,并且写得这样好,好像也足够了。
评分“想过精神生活 阅读文学作品” 有些段落几近能够背得 但还是吃药一样地读完全本 囫囵吞枣又饱含希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