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缪元朗为其父缪钺先生所作的编年事辑,为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记述缪钺先生平生学行事迹之著作。书中详尽蒐集各种与缪钺先生有关的资料,对缪先生的生平行迹、学术论著和所作传统诗词进行编年考订,对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论政论学的意见,以及和朋友间的书信往还、诗词唱和亦加以系年记述。
相比于黄永年先生的编年事辑,本书收集的资料更为详尽,但八卦部分不够。缪先生北大肄业后一直在中学与大学教职之间徘徊,直到进入浙江大学后才将大学教授的身份固定下来。抗战时期,浙大文科有《理想国》译者郭斌龢、谭其骧、张荫麟、刘节、缪钺等大师,堪称一时之盛。抗战结...
评分相比于黄永年先生的编年事辑,本书收集的资料更为详尽,但八卦部分不够。缪先生北大肄业后一直在中学与大学教职之间徘徊,直到进入浙江大学后才将大学教授的身份固定下来。抗战时期,浙大文科有《理想国》译者郭斌龢、谭其骧、张荫麟、刘节、缪钺等大师,堪称一时之盛。抗战结...
评分相比于黄永年先生的编年事辑,本书收集的资料更为详尽,但八卦部分不够。缪先生北大肄业后一直在中学与大学教职之间徘徊,直到进入浙江大学后才将大学教授的身份固定下来。抗战时期,浙大文科有《理想国》译者郭斌龢、谭其骧、张荫麟、刘节、缪钺等大师,堪称一时之盛。抗战结...
评分相比于黄永年先生的编年事辑,本书收集的资料更为详尽,但八卦部分不够。缪先生北大肄业后一直在中学与大学教职之间徘徊,直到进入浙江大学后才将大学教授的身份固定下来。抗战时期,浙大文科有《理想国》译者郭斌龢、谭其骧、张荫麟、刘节、缪钺等大师,堪称一时之盛。抗战结...
评分相比于黄永年先生的编年事辑,本书收集的资料更为详尽,但八卦部分不够。缪先生北大肄业后一直在中学与大学教职之间徘徊,直到进入浙江大学后才将大学教授的身份固定下来。抗战时期,浙大文科有《理想国》译者郭斌龢、谭其骧、张荫麟、刘节、缪钺等大师,堪称一时之盛。抗战结...
材料搜罗详备,其中收录了好几篇缪钺先生在特殊年代的学习和检讨材料,其学习和改造的热忱无疑是有的,但仍有坚守。譬如对于艺术性的强调和对唯思想性的批判。这可谓是其终生信条,虽不得已有唯心主义之自我检讨,但后来通过“学习”,结合伟大领袖指示,重为自我立场找到了合法性。
评分了解系史与八卦。两点感受一、49年不是一个分水岭的话,56年也绝对是,政治形势转变之后,从学术用语到文章题材都发生了陡变。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外学术交流比我想象的要频繁很多,许多海外学者都曾来川大访学并谋求合作,叶嘉莹、张光直等等大名屡次出现。
评分有些流水账,像是日记中摘抄的,不分轻重,甚是无谓。所引聂中义文,“若无皓首穷极王氏、叔氏原著精髓之功力……”云云评价《王静安与叔本华》,真令人笑来。先生晚年自道语很是实在。
评分编撰谨严,行文明快,但事辑本身的内容(缪钺的言谈和交游)较为简单。
评分编排得法。就近年中华所出三种《编年事辑》而言,以此最佳,黄永年先生一册次之,严耕望先生一册最下。其中搜辑集外诗词文颇多,其中《中学国文教学法商榷》一文(49-62)极好,值得细读。112页《蝶恋花》词末“吐尽柔丝空绚烂,惟余自缚成孤茧”两句,或也可为“冰茧”之名作一注脚。其他五十年代前期检讨也较可读。“发思古之幽情,作超世之幻想”,可说是缪先生一生治学宗旨。收录书信,基本都见于《论学书札》,不知道此处收录的标准是什么。72年事以后多据缪钺先生《日常要事随录》,可读性不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