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禹贡的意思
评分第四章专论禽言诗有点突兀,其他都还好,虽然引证很多,但立论总感和大家有差距
评分好看。把传统中国高度经验化的地理知识在跨学科研究中激活,例证中对唐诗材料的熟稔也足以让文学专业敬佩。后文三章具体研究引起争议不稀奇,不可否认在有些材料的解读上失之粗野,但作者要探讨的是地理意象而非诗歌内涵,抱着固守学科思维去读自然要失望。
评分好看。把传统中国高度经验化的地理知识在跨学科研究中激活,例证中对唐诗材料的熟稔也足以让文学专业敬佩。后文三章具体研究引起争议不稀奇,不可否认在有些材料的解读上失之粗野,但作者要探讨的是地理意象而非诗歌内涵,抱着固守学科思维去读自然要失望。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