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良,1992年春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歷年來在哈佛本科生院、國立澳大利亞大學亞太研究院、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從事教學和研究,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著有《共產主義後的中國》。
本書《增訂版》新加的內容作為“新增章”置於原來的第一章之前,是考慮到新增加的內容聚焦於最近兩、三年來全球矚目的中國大問題之上。它是針對本書第一版發行以後,中國內地和海外讀者提齣的主要疑問所作的綜閤迴答,我的迴答集中在兩個大要點上。第一,從政治製度的角度看,如何修正更新中國模式?修正更新的起步最好從哪裏開始?在現有的中國大政治環境下,其法統依據 (legitimacy) 是什麼?為什麼這樣的起步不但是閤乎中共法統的,而且是閤理的和具有動力學持續效應的?第二個要點是,中國最高層領導班子2012 年11 月換屆以來,他們推齣的全球注目的兩大舉措——深化改革的《六十條決定》和反腐敗的強力進展,[1] 為清理中國模式在過去許多年裏有意無意促成或惡化瞭的社會管治方式中灰黑色的機製,提供瞭怎樣的寶貴機緣?我們有可能藉助上述的兩大舉措,實實在在地推進中國國內的社會正義嗎?
就像学者做论文一样,对“中国模式”进行的的剖析相当严谨、犀利。 从什么是“中国模式”,到形成的内外原因,进而到中国模式的效果,指出沉重的代价,与未来的难以为继,直至给出替代方案,以及替代方案的阻力,最后指出替代方案的意义。 作者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切入...
評分丁学良教授在书里不止一次提到,如果要包括万象地讨论“中国模式”的话,需要与百科全书相埒的篇幅。顺着这个比喻来看,这本《辩论“中国模式”》大概接近《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中位,里面有些东西知道,更多不知道,经过凡例“一二三四”的组织一番,足够符合开卷...
評分丁学良 著,《辩论中国模式》,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35.00元。 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倍增。伴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中国GDP最近终于超越日本,昂然迈入全球第二行列。与此同时,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等领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浪头潮流几经变故,从...
評分读丁学良教授的文章,总能找到共鸣的感觉。读过他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文笔犀利,洞察深刻。这次读他的《辩论中国模式》也有一种酣畅淋漓,拿起就放不下的感觉。 丁教授将中国模式归纳为三大体系,即列宁主义式的一党专政的权力架构,强力的社会控制体系和受政...
評分丁学良 著,《辩论中国模式》,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35.00元。 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倍增。伴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中国GDP最近终于超越日本,昂然迈入全球第二行列。与此同时,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等领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浪头潮流几经变故,从...
好書,難得的客觀,收獲很大,尤其修正瞭我這一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強烈的犬儒主義傾嚮和對ccp過份的偏見,搭配readfree上那本“紐約時報2018最值得關注的文章”來讀效果更佳,更relevant。剛開始以為是學術性比較強的一本書/研究,沒想到是演講集。很易讀,其引人入勝的程度幾乎像讀小說瞭,甚至更有意思,每章跟隨作者的闡述和分析讀下來總感覺酣暢淋灕,很有啓發。比較可惜的是,即使是增訂版,由於近幾年國內國際政治發生的變化太快太多,作者作齣的一些論斷已經變得不再適用瞭。談到的問題很多,但思路清晰。書中提齣的建議,跟charter08裏麵的比起來,顯然更現實, and more to the point。當然,既然不是嚴肅的學術研究作品,分析的深度也就達不到,不過對我這個政治學小白來說已經足夠瞭
评分一直在ft追丁學良的中國觀察,集結成書,顯得更加係統。本書運用由果溯因的辦法去找齣一個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中國模式。丁總結中國模式的三點:列寧主義的黨組織、社會維穩係統、政府控製的市場經濟。最為認同的是關於維持黨權的論述,爲不願改革提供瞭一個閤理的原因。
评分當前中國模式的根源/來由/解決辦法,分析得極為到位,犀利
评分這麼厚的書,還以為會是一個豐富的conceptual framework研究。全篇很膚淺的泛泛而談【一黨執政,社會控製,政府乾預的市場經濟???】還不如紐約時報做的China rule專題報道文章。中國模式的討論層齣不窮,至少該綜述性地總結一下吧。
评分還是不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