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学小史

我的自学小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漱溟(1893—1988),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半个多世纪里,他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论文集》、《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134
译者:
出版时间:
价格:2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9797
丛书系列:新版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传记 
  • 自学 
  • 回忆录 
  • 随笔 
  • 学习 
  • 成长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的自学小史》是梁先生于1942年时,将自己“自幼修学,以至在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年青朋友,未始无益。”全篇文字简短,叙事朴实、精彩,全文从家庭出身写起,讲述了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受家庭、社会,以及各种思想的影响,通过自学,渐渐领悟学识真谛,步入学识殿堂。同时,本书还加上两篇文章:《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与《自述》。《如何成为今天的我》是梁先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给青年学子的讲演,里面详细地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自述》为梁先生1934年所作的长篇讲话,是他当年向众多青年学者讲述自己学术成长的历程。这两篇文章与《中学图书馆文库:我的自学小史》的内容形成互补,从中可以看到梁先生的一生正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极好实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我们并不想在这里强调这个问题,因为本书主要就是在谈这个层次的阅读:本书的第二篇就是告诉你如何这么做的一些规则。我们要在这里强调的是,分析阅读永远是一种专注的活动。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读者会紧抓住...  

评分

一个人用言语或文字教导另一个人时,就是一种被引导的学习。当然,没有人教导,我们也可以学习。否则,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要人教导过,才能去教导别人,就不会有求知的开始了。因此,自我发现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是经由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

评分

梁先生一生治学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真诚感人。 好书不怕短,和那些洋洋洒洒的卖弄文章相比,梁先生则老实示人。 不卖弄聪明,不含糊问题,不放松学习,不迁就自己和别人,有这些品质,足够使人成长了。 学问先回到自己身上,切实受用后,再发挥到社会,确实是儒家的路子...  

评分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想要阅读书的人。说得更具体一点,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这里所谓“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  

评分

垃圾精学——几乎没碰到什么名师,中学所学人文社科都是车轱辘废话和套路模板,大量时间用在猜题,刷题总结标准答案规律上了。上大学时,全国大专院校哲学公共课的统一教材是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它同时也是我们哲学系的主要教材。区别只在于,我们必须...  

用户评价

评分

「年轻的时候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不要在年老的时候后悔年轻时没有照顾好自己,少手淫」

评分

没看出什么名堂。仅两点比较有印象,一是梁说父亲对他完全没有精神上的压迫,这个很难得;二是人要保持向上的精气神,自学最终是为了这个。不当为读书死用功毁了身体。

评分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评分

很喜欢先生的“实”,不仅是坦诚,而且强调自学就是上进,上进后既要实现书本知识的增长,也要达到生活智慧的自觉,这是很多学院派不懂的至理。

评分

①自学的根本在于一片向上心,不论何事,很少需要人督促,生活中有自觉。②人之所以有学问,是因为善于发现问题,做“问题中人”。③我看一个人或者国家,就是一团习惯。④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民众教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