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学小史

我的自学小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漱溟(1893—1988),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半个多世纪里,他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论文集》、《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134
译者:
出版时间:
价格:2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9797
丛书系列:新版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传记 
  • 自学 
  • 回忆录 
  • 随笔 
  • 学习 
  • 成长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的自学小史》是梁先生于1942年时,将自己“自幼修学,以至在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年青朋友,未始无益。”全篇文字简短,叙事朴实、精彩,全文从家庭出身写起,讲述了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受家庭、社会,以及各种思想的影响,通过自学,渐渐领悟学识真谛,步入学识殿堂。同时,本书还加上两篇文章:《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与《自述》。《如何成为今天的我》是梁先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给青年学子的讲演,里面详细地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自述》为梁先生1934年所作的长篇讲话,是他当年向众多青年学者讲述自己学术成长的历程。这两篇文章与《中学图书馆文库:我的自学小史》的内容形成互补,从中可以看到梁先生的一生正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极好实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现在高中的文科教育,对一个人对人文学科的判断力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这种教育方式下,学哲学、历史等诸学科,并不是帮助学生培养这门学科本身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学会欣赏这门学科本身的价值,而是变着法的证明某套独断论的正确性。教育出来的学生,能记住的只有这套独断论,...  

评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度神秘的宇宙里。托马斯·爱迪生说:“我们对99%的事物的了解,远不到1%。” 不幸的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得很多。我们知道自己的地址、电话号码和社会保险号。我们开车去上班时,知道该怎么走,也知道回家的路。我们知道汽车是靠...  

评分

评分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想要阅读书的人。说得更具体一点,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这里所谓“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  

评分

梁先生一生治学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真诚感人。 好书不怕短,和那些洋洋洒洒的卖弄文章相比,梁先生则老实示人。 不卖弄聪明,不含糊问题,不放松学习,不迁就自己和别人,有这些品质,足够使人成长了。 学问先回到自己身上,切实受用后,再发挥到社会,确实是儒家的路子...  

用户评价

评分

梁先生真是个诚恳的,向上心的谦谦君子。

评分

梁先生真是个诚恳的,向上心的谦谦君子。

评分

很喜欢先生的“实”,不仅是坦诚,而且强调自学就是上进,上进后既要实现书本知识的增长,也要达到生活智慧的自觉,这是很多学院派不懂的至理。

评分

三星半。看书名似乎是学习方法论,实则更似一则小自传,其中不乏对自己政治社会思考的论述,是很诚恳的心路历程讲述。后半部分两篇讲话内容很深刻,可在我看来终究流于零散,且更多偏向于为自己的经历做辅助说明,不及老先生其他专门论述改革理念和社会理论的书那么成体系,读起来那么酣畅淋漓(也许是我对本书的定义先入为主了吧)。印象很深的几点:1.照顾并善用身体;2.父亲的“劝而不阻”;3.学问在问而不在知;4.哲学是少数天才享有的权利;5.不可轻量人;6.一个人,一个社会,不过都是一团习惯。

评分

#51/2018。一本123页的小书,超级受用。梁先生用最精简的语言讲了如何做学问,哲学是怎么一门学科,从中学生到长大从受父亲影响的最新接收西方的实用主义,到追求二十代追求出世的佛学,再入世回到儒教老子庄子的经历。求学问必须带着自己的问题的思想再翻开书学,要形成自己的主见。受益太多,摘录分享在 wechat 和微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