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洛布·赫伯特·比德曼,曾服役于德军第132步兵师,目前居住在德国南部。
德里克·S·赞布罗,一名退役的海豹特遣队军官,翻译过多部书籍和纪录片。
小小冰人,二战迷、著作者、翻译者。曾从事欧美流行音乐研究十几年,现聚焦于二战历史的研究与翻译。翻译的二战类书籍有:《东线狙击手——艾勒伯格回忆录》、《最后的胜利——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黑色雪绒花——党卫军第六山地师“北方师”士兵回忆录》、《贝德福德的男孩》、《二战德国战利品》、《雪白血红》、《亡命排》、《士兵》、《东进》、《焦土》、《空中英豪》等。
《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描写了二战德国第132步兵师一名普通步兵——戈特洛布·比德曼的苏德战场经历:1942年参加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进攻,1943年加入列宁格勒战役,1944年苏军的庞大攻势将德国一整个集团军群围困在波罗地海沿岸的库尔兰包围圈内,比德曼在那里结束了他的战争。比德曼多次负伤、历经无数次战斗获得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金质战伤勋章和荣誉勋饰以及击毁坦克臂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虽然书里也指出《被遗忘的士兵》里有造作嫌疑,但是我觉得此书没有它好看,本书的描述的战场感觉,就好像看电影一样,我们是观众,看着荧幕里的比德曼在苏德战场里经历着生死,军官视角确实有些不同,装备,与民众相处的一些小事等的描述,颇新鲜,但是《被遗忘的士兵》给我的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一样。老毛子真的好不到哪里去,苏德战争中,文明这一块也不见有多文明。国防军仅是无辜的牺牲者。老毛子的军事潜质太强大了,书里说着比德曼的铁拳打掉了多少的坦克,装甲车,缴获了多少装备,结果老毛子还是重振,不过美国也确实给了很多的资源了,看着那些数字,真是震撼,库尔兰战役消耗了多少钢铁?
评分与《被遗忘的士兵》相比,这本回忆录在情感和日常生活上着墨少了很多(但并非完全没有),而更像一本普通士兵视角下对一个个战斗场面的精确记录。我是比对着谷歌地图看完的,对东线战场有了更丰富细致的了解。作者所在的部队是国防军里唯一一支从未有过败绩的师,抛开战争的正义与否,纯粹从士兵的素养和战斗中的勇气而言,令人无比敬佩。军迷必读。
评分十分珍贵的基层军官回忆录 从41年到45年终战 作者的足迹横跨整条战线的南北两端 除了罕见的库尔兰集团军群的作战记录外这本回忆录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42年克里米亚半岛之战的描写 众所周知该战役使曼施坦因荣登元帅之座 而这份荣誉是基于数十万将士的伤亡之上 对那些长眠于无名之墓而战后被苏军捣毁墓碑的牺牲的德军士兵而言他们成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最佳注脚 另外作者对于720事件的记述也能普遍反映出国防军士兵的心理 军队有自身的传统与荣誉 而任何政党都不能用任何理由让一只军队为其效忠;一如既往打动我的是那一份份炮火中的袍泽之谊 也诚如作者所言 战争让他们学会了蔑视死亡 也让他们对生命更加热爱;向那些长眠于地底的战友与同志致敬 历史终将还他们一个清白 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日欧洲文明的延续
评分在二战德军被误解的今天,能有这么一本书很难得,还嘲讽了一波希特勒,可以。
评分虽然书里也指出《被遗忘的士兵》里有造作嫌疑,但是我觉得此书没有它好看,本书的描述的战场感觉,就好像看电影一样,我们是观众,看着荧幕里的比德曼在苏德战场里经历着生死,军官视角确实有些不同,装备,与民众相处的一些小事等的描述,颇新鲜,但是《被遗忘的士兵》给我的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一样。老毛子真的好不到哪里去,苏德战争中,文明这一块也不见有多文明。国防军仅是无辜的牺牲者。老毛子的军事潜质太强大了,书里说着比德曼的铁拳打掉了多少的坦克,装甲车,缴获了多少装备,结果老毛子还是重振,不过美国也确实给了很多的资源了,看着那些数字,真是震撼,库尔兰战役消耗了多少钢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