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瑜,原名林美枝,生于台湾,旅美数年后定居香港,为香港都市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专栏文章散见于《广州日报》《晶报》《明报》《印刻》等报纸杂志,著有散文集《我开始轻视语言》《小妹》,以热情而克制、知性而诗意的文字深受读者喜爱。
岁月里种种情事与记忆,我们常常未及处理,任凭累积。
却不知唯有一一告别,才能重新开始。
张家瑜极小心地打开了她行囊中收藏住的热情与忠诚,一个字一个字的,……终于天女散花似的,以一个女作家的完全样貌,把它们以文字的初始形态,图像为证地出版了出来。——罗大佑
本该教人撕心裂肺的经历,在张家瑜的笔下惊人名副其实地成了“旁观他人的痛苦”。如此冷静,恍如看了一辈子的表演。——梁文道
张家瑜最新散文集《告别式从明天开始》不同于《我开始轻视语言》的优雅轻盈,以“与过去道别”为主题,更显深沉易感。或回忆少年往事,或追思旅途经历,或书写生命中至亲至爱之人的离去,喜爱的导演、作家和演员过世,张家瑜一一向我们展现与这些人事物告别的心路历程、所失所得,一如生死 有时、相爱有时、离开有时,一如一次用文字进行的漫长告别式,让我们在告别之后得着安慰,并继续活着。
世界在急速前行,但总有人不断回望。而告别式,陆续有来。
宛如一个规矩端正的姿态,跟某人某事某回忆,说再见。
将所有剥落褪离的一如那倒退着的风景、声色香味,一一收拢,借之寄之,以证明我之存在,与他们之存在。
然后默默转了身,挥了手。
“我们或许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能明白: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告别之后,反正你知道,他们在那儿,他们可好了,西西弗斯的大石卸下,而活着的我们还得履行责任,继续歌舞有时、工作有时,而四季三餐有时,一无所感如那石雕,扛着木干,等着某天有人呼唤唱名...
评分201703111903 有时候一本好书的精华就在于书名,很明显《告别式从明天开始》就是这样一本。 这种书通常听起来很文艺,翻两页也不错,但是想看完就很难。 听起来像小说,看下去却是散文集 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小说,写的可能是此生无法相守的爱恋,也可能是浪...
评分文/夏丽柠 北野武在自传《余生》里讲过一个故事:从前在一座山上住着一对爷孙,有日他们在山上捡到一只山鸡,慢慢将它养大。在山的那一面,一对父子在路上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山鹰,在父子的呵护下,小山鹰伤愈并渐渐地能飞上天空自主捕食啦!有一天,终能飞行的它们在空中巧遇...
评分在你的整个生活以及 我,尚未完的,生活之上, 它们壮丽地游行过。 它们没有义务陪我们死去。 它们飘动时,也不一定要人看见。 ——辛波斯卡 《云朵》 ------------------------------------------------------ 一边看着,一边又想到了一些事。 【第一件事】 ...
评分有今生 无来世 ——读《告别式从明天开始》随想 “有今生,无来世。”语出香港明报印刻专栏作家张家瑜的《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这是张家瑜继《我开始轻视语言》之后的第二本散文集。是她以文字进行的漫长告别式,或回忆少年往事,或追思旅途经历,或书写生命中至亲至爱之人的...
第一部分被惊艳,余下的越来越无味。对生活里琐碎的事情保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感受,对书和电影的评价就是一个劲地用文艺语言猛夸,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咖啡文学专栏作者。
评分以死亡,以离别,来存续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评分岁月里种种来不及的情事和记忆。在我最脆弱之时,我最滥情。精神敏锐地觉察,而肉体迟钝地收受。那折磨仿佛以一种告诫的口气说着,别太爱一个人,爱有多深,它回应于你的悲伤和恐惧就有多深。
评分以死亡,以离别,来存续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评分『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以告别为主题的一本日记随笔,散文体。很久没有静下来读这种书了,前半部温柔的叹息,后半部不那么哀,然而我还是更喜欢喜欢前半。PS:越来越想找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来看了,可是手里她的传记还没读完呢,要克制屯书的习惯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