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炸裂志》,中篇小说《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短篇小说《黑猪毛 白猪毛》,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等作品。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二十余次。入围2013年度英国曼布克奖短名单,并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和2014年度弗兰茨·卡夫卡文学奖。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二十多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教授、驻校作家。
“黑白阎连科”囊括了阎连科的“黑与白”——神实与真实,荒诞与感动,狂欢与纯情,先锋与质朴……第二辑“散文四书”,精选阎连科“最经典、最钟情”的四本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发现小说》《感念》——以最短的时间,读最好的阎连科!
《我与父辈》是阎连科感动千万读者的长篇散文,一部跪着写的书。书写父亲、四叔、大伯几位普通但又伟大的农民父辈,震撼中国人的乡土神经。获《亚洲周刊》“全球华语优秀作品奖”等多项文学奖;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散文协会和《新京报》《中国图书商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评为2009年度优秀作品。阎连科说:“《我与父辈》是一个常有过错的儿子跪在祖坟前的默念、回想和懊忆。在我所有的作品中,它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所有的奖项和盛誉都显得太轻了。”
我们知道知青和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伤痕经历,总以为只有他们才是那段历史唯一的受伤者。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们用知识掌握了话语权,他们自己为自己记录和编织记忆。而那段历史中也许存在伤痕更加沉重的人群,这些人,他们因为“不会说话”,未能够占据话语权,因为他...
评分 评分阎连科,中国著名作家,1958年生于河南嵩县农村,1978年高考落榜后参军入伍,逃离土地一直是他生活的奔头和写作的动力。 他曾获得捷克卡夫卡文学奖和日本twitter文学奖,还先后入围法国费米娜奖、亚洲布克奖、西班牙塞万提斯奖等国际文学奖。 有人说他是“荒诞现实主义”,也有...
评分2019年5月16日。 说来惭愧,我在18年底收到@Dellen(https://www.douban.com/people/89861423/)寄来的闫连科老师的样书,但是一直忙公司的事情,收到以后就读了不到一半就忘却了。今天又收到Dellen的豆油,又有本样书要寄给我,这才回家急急忙忙翻出来的《我与父辈》。重头开...
评分凤凰男的悲伤回忆录。作为城里人,看书的时候一直有种被人怨恨着的不适感,也就和这书产生了某种隔阂。
评分我在字里行间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爷爷和父亲
评分因为真实,所以心痛;因为心痛,所以郑重铭记!!!
评分因为真实,所以心痛;因为心痛,所以郑重铭记!!!
评分三星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