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書誌學 目錄學 文獻學 書籍史 文化史 蘇傑 西學 圖書館
发表于2024-12-22
分析書誌學綱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析書誌學綱要》作為書誌學之根本的書誌分析,其宗旨是調查圖書的印刷過程和圖書的所有物質要素,在所得齣的相關證據的基礎上重建圖書形成和傳播的曆史。書誌分析是書誌描寫的預備階段,為描寫書誌學提供所需的術語、數據、技術,以及描寫的基礎。而書誌描寫基本上就是對書誌分析結果以準確、簡便又易於理解的形式加以記錄。《分析書誌學綱要》概述瞭分析書誌學的曆史與現狀,介紹瞭分析書誌學的理論和方法,堪為西方版本學之入門津梁。
G.托馬斯·坦瑟勒(G.Thomas Tanselle),曾為約翰·西濛·古根海姆紀念基金(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副主席,多年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同樣是大傢寫小書,但是對我來說,閱讀難度卻很大,隻讀懂瞭一點皮毛。讀完後迴過頭再讀《校勘原理》,覺得道理多是相通的。對於文本生成和載體製造過程的關注非常重要,而不應隻是拘泥於生命力不足的成品本身。瞭解生産過程,不僅會對於書籍的文本學和形態學的瞭解有諸多裨益,更能讓我們站在更通貫全麵的視角看待文獻。記得導師曾正告我,文獻學傢不能隻是單純的文獻學傢。而我讀此書時每當覺得不能贊一辭,就會自動想起這段箴言。用“文獻學的內與外”概括坦瑟勒的兩部小書的主題,大概也是閤宜的吧。
評分挺喜歡坦瑟勒的,覺得他是對曆史有透徹瞭解而又對未來謹慎樂觀的學者。譯筆比《西方校勘學論著選》略遜。第二章講印刷綫索分析看的有點悶,也有點濛。因為不太瞭解究竟所指為何物。覺得有啓發的地方在對於研究思路進展的呈現。再比如根據紙張簾紋分析開本,後來有人指齣來有的一張紙上這個簾紋可能有兩重啊。不過這個問題不大嚴重。印象最深的是,以前覺得這個一部書的排字和印刷在工作效率上是要求得平衡,然後就循著這一思路研究啊研究,結果忽然有人蹦齣來說,人傢是幾部書一起印的啊!烏鴉飛過,嘎嘎嘎。大傢全都傻眼瞭。靜下來想想也沒啥,就再調整唄。為歸納法做的辯護也值得思考。真正的內容沒太懂,就這些地方覺得很有意思。第三章跟《校勘原理》裏的意思相近,比較熟悉,但講得淺,可能本身這項研究也還在起步階段。
評分版本技術史!
評分蘇先生一部專著和兩部譯作都讀過,2006年齣版的《三國誌異文研究》即采用西方校勘學原理來觀照主題,而且真能用新眼鏡看齣新問題,與泛論附會的論著不一樣。用西方的知識遺産考察手稿,得齣韓寒並未剿襲結論的那篇博文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結果本書譯序裏也用獨唱團來做瞭迴通俗實例。讀《校勘選》時有個疑問,即前數篇選文針對的主要是手稿研究,和中國的傳統學問類彆不大靠得上,如鬍適早早就聲張用西方遺産來科學化傳統研究,但看中華上古古籍整理本的前言,用的大都還是老方法(陳垣“科學化”後老方法),異文、譜係很少用。本書即選擇針對印刷齣版的“書誌學”,似仍有他山之石的意思在。但仍是高度理論化的作品,如果沒親聆講授,無演示、現場、模擬,則不甚瞭瞭,譯者也有對專用名詞的所指不大清楚的地方。1481
評分同樣是大傢寫小書,但是對我來說,閱讀難度卻很大,隻讀懂瞭一點皮毛。讀完後迴過頭再讀《校勘原理》,覺得道理多是相通的。對於文本生成和載體製造過程的關注非常重要,而不應隻是拘泥於生命力不足的成品本身。瞭解生産過程,不僅會對於書籍的文本學和形態學的瞭解有諸多裨益,更能讓我們站在更通貫全麵的視角看待文獻。記得導師曾正告我,文獻學傢不能隻是單純的文獻學傢。而我讀此書時每當覺得不能贊一辭,就會自動想起這段箴言。用“文獻學的內與外”概括坦瑟勒的兩部小書的主題,大概也是閤宜的吧。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分析書誌學綱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