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李银河 性研究 性学 两性 性别研究 社会 中国
发表于2025-02-02
新中国性话语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此书系李银河一项性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到成果鉴定和较高评价。全书的资料全部来自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实际上是一个用科学的研究框架对这份报纸上所有涉性话语的一个文本研究。内容涵盖了对60年间主流话语在性氛围、涉性表达规范、淫秽品管理、卖淫管理、性病管理、人口管理、性罪错管理、婚外性管理、婚前性管理、同性恋管理诸方面的深刻分析和研究。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同性恋亚文化》、《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女性的性与爱》等。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了好几本李银河的近期作品,有些意思!整本书全都是文献材料综述啊,基本没有分析探讨性话语变化的机制和原因是怎样的,也都是描述性的话语。其中在材料的选择上,用的基本是全是人民日报,但是能只用人民日报来分析这一问题吗?而每章基本落脚点都会有个“管理”二字,重在政府对于性话语的“管理”,因而本书叫《新中国性话语管理研究》更妥当一些。另外,个人认为像李银河这样的”学术自由人“,在当下去主动译介一些海外(不完全是西方、美国了)的性社会学的学术前沿作品,对中国的性学研究和全体社会的性认识贡献会更大一些。
评分李银河老师在性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新著,采用文本研究和计量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人民日报》上的所有涉性话语,做系统梳理和分析。然而由于文献来源单一,分析话语又多以性管理为主,因此这些话语,很难说就代表了新中国性话语的全貌。而本书的主体内容,又停留在对相关话语资料的分类汇编整理上,并没有考察这些话语背后的权力和社会生产机制,也缺乏理论性的阐释与分析,因此跟真正的性话语研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
评分从分析建国以来60年间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涉性文章,分析60年来中国性观念、性话语、性政治的变迁,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读起来也非常有趣。真是一本好书!
评分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了好几本李银河的近期作品,有些意思!整本书全都是文献材料综述啊,基本没有分析探讨性话语变化的机制和原因是怎样的,也都是描述性的话语。其中在材料的选择上,用的基本是全是人民日报,但是能只用人民日报来分析这一问题吗?而每章基本落脚点都会有个“管理”二字,重在政府对于性话语的“管理”,因而本书叫《新中国性话语管理研究》更妥当一些。另外,个人认为像李银河这样的”学术自由人“,在当下去主动译介一些海外(不完全是西方、美国了)的性社会学的学术前沿作品,对中国的性学研究和全体社会的性认识贡献会更大一些。
评分从分析建国以来60年间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涉性文章,分析60年来中国性观念、性话语、性政治的变迁,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读起来也非常有趣。真是一本好书!
题目是王小波曾经用过的,我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是对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60年来的文本分析,展示了主流价值观在涉性问题上的时代变迁:从反性禁欲到逐步宽松,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不知李老师是否过于乐观啊) 书中主要是对材料的整理和简...
评分题目是王小波曾经用过的,我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是对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60年来的文本分析,展示了主流价值观在涉性问题上的时代变迁:从反性禁欲到逐步宽松,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不知李老师是否过于乐观啊) 书中主要是对材料的整理和简...
评分题目是王小波曾经用过的,我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是对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60年来的文本分析,展示了主流价值观在涉性问题上的时代变迁:从反性禁欲到逐步宽松,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不知李老师是否过于乐观啊) 书中主要是对材料的整理和简...
评分题目是王小波曾经用过的,我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是对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60年来的文本分析,展示了主流价值观在涉性问题上的时代变迁:从反性禁欲到逐步宽松,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不知李老师是否过于乐观啊) 书中主要是对材料的整理和简...
评分题目是王小波曾经用过的,我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李银河老师的这本书是对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60年来的文本分析,展示了主流价值观在涉性问题上的时代变迁:从反性禁欲到逐步宽松,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路。(不知李老师是否过于乐观啊) 书中主要是对材料的整理和简...
新中国性话语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