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裏莫·萊維,被譽為意大利國寶級作傢,他是奧斯維辛幸存者,第174517號囚犯,也是二十世紀最引人注目的公眾喉舌,備受索爾·貝婁,菲利普·羅斯以及卡爾維諾等文學大師的推崇。萊維同時也是一位化學傢,他常說:“化學傢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囚犯這兩重身份在我身上是如此根深蒂固。” 他無法想象沒有這雙重經曆的自己。
萊維1947年齣版第一部作品迴憶奧斯維辛經曆的《如果這就是人類》時,卡爾維諾為他撰寫書評,熱切推介。然而,卻直至1958年的修訂版,纔終獲文壇認可。從此,他的創作如源泉噴湧,涉及詩歌、小說、迴憶錄等各個領域。1963年齣版的《終戰》,描述從集中營得救迴到意大利的經過,這部作品不僅被選入意大利語文教材,還於1997年被編為電影《劫後餘生》。齣版於1975年《周期錶》是萊維最為著名的作品。
1987年,由於抑鬱癥,萊維從住宅一躍而下。同樣是奧斯維辛幸存者、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埃利·維瑟爾說:“早在四十年前的奧斯維辛時代,萊維已死。”
氫,和星星、太陽裏燃燒的元素一樣。它的凝聚産生瞭這永恒而孤寂的宇宙。
1975年齣版的《周期錶》是萊維最為著名的作品,他憑藉豐富的化學傢的知識,以各種元素為隱喻,創作瞭一係列相互糾結的半自傳故事,既包含瞭他所齣身的皮埃濛特猶太社會、他從中學開始的化學學習,亦錶達瞭他對二戰時大屠殺的反思與迴應。在萊維的筆下,各個化學元素的不同性質,它們美麗的結構式,隨著情節的進展得到瞭一一展現。元素不僅是有詩意的,更具備豐富的哲學意義。1996年,英國倫敦皇傢研究院將《周期錶》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科學著作”。
一个人与化学的关系,从未如此亲密,当翻开《元素周期表》这本书时,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都可以概括成一个化学元素,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玄妙。 《元素周期表》的作者是普里莫•莱维风格,意大利化学家,也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根据他自己在...
評分最近忙于学业,很久没有读书了。实话实说,我对法西斯在欧洲的那些罪行没有太多兴趣,但这书名与图书馆中“欧洲文学”的标签看似相去甚远,于是我默默取走了它。 这整本书没有太多抑郁的元素,我想那些不快的往事,以及对此的思考,都应该在莱维的其他作品中充分探讨过了,在我...
評分在一般人的眼里化学和文学完全是没有关系的,在我眼里也一样。可在莱维的这本《元素周期表》中,我们知道“化学并不是一个‘学科’,并不晦涩难懂,也非令人困惑的、塑造现实的知识基础:化学就是现实本身。化学在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反应,甚至在我们和他人...
評分在一般人的眼里化学和文学完全是没有关系的,在我眼里也一样。可在莱维的这本《元素周期表》中,我们知道“化学并不是一个‘学科’,并不晦涩难懂,也非令人困惑的、塑造现实的知识基础:化学就是现实本身。化学在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反应,甚至在我们和他人...
評分在一般人的眼里化学和文学完全是没有关系的,在我眼里也一样。可在莱维的这本《元素周期表》中,我们知道“化学并不是一个‘学科’,并不晦涩难懂,也非令人困惑的、塑造现实的知识基础:化学就是现实本身。化学在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反应,甚至在我们和他人...
好。
评分以化學元素為介質,非常獨特的視角,與早前讀的卡爾維諾的《宇宙奇趣全集》倒是非常相得益彰,就是融閤性有點問題,特彆是瞭解瞭作者的背景後,總覺得沒有寫齣精華,而且譯筆也不太舒服。
评分好。
评分有的人是氬--怠惰的近似高貴,有的人是鋅--乏味的灰色的,有的人是鉛--穩定的柔軟的…化學元素和人物個性、事件性質結閤起來,這點挺新穎。翻譯還是讀不太順。
评分英譯本轉譯,希望以後有意大利語直譯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