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说文物·服饰篇

沈从文说文物·服饰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作者:沈从文
出品人:楚尘文化
页数:1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5
价格: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2480815
丛书系列:沈从文说文物
图书标签:
  • 沈从文
  • 服饰
  • 文化
  • 考古
  • 文物
  • 历史
  • 中国文学
  • 设计艺术史
  • 沈从文 服饰 文物 历史 文化 中国 传统 美学 考古 人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沈从文被迫放弃文学创作,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很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值得历史文化、文物爱好者借鉴。尤其是他从美学角度来品鉴,教会我们欣赏文物之美,这可说是文物鉴 赏、收藏的必读书,更是美学熏陶的必读书。

◆把中华几千年文物,借大家之眼,看一个遍。

◆以珍贵文物图片,直观呈现不同时代服饰之美。

◆美图美文,大家经典之作,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典雅,既便携带,也宜珍藏。

◆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沈从文

著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有关服饰类的考古鉴赏文章,对所谈到的每一时代的服饰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寻绎出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沿革的历史,对中国的服饰研究有很大贡献。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目录信息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11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27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 43
关于天王府绣花帐子的时代及其产生原因的一点意见...... 75
关于赖文光马褂问题的一点意见...... 85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89
宋元时装...... 10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社会风气常随权利人物爱好转移,如齐桓公好衣紫,国人有时候便是全身紫衣。楚王爱细腰,许多宫女因此而饿死,其他邦国也纷纷效法,女子腰部多扎得细细的。2.妇女花冠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代。

评分

花家地单向街的随手偶得。学知识,学态度;感受真,感受美。

评分

纯粹圈钱。那些打四星的脑子里装的不是脑花是豆花吧。

评分

不论沈从文是不是被迫去做文物研究的 他做学文真的很认真啊 真的是非常值得敬重的一个人 对于沈从文还有汪曾祺那一批人有一种特别的情怀 总以为他们才是最华夏 最炎黄的 大概是他们都是从里到外都透着文人之风吧 另外夸一下这本书的封面 做的特好 光看封面就想看了 又不会浮夸 书就应该这样子

评分

据称,研究古代服饰,是周总理安排的任务,就像翻译毛选成为护身符一样。人总是要生存,能够苦中作乐,而且做出成绩。沈从文真是令人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