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养儿是一本我们从来没见过也无法归类的亲子书。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个案都以成功者的面目出现。书里的孩子都是成功的,都上了哈佛耶鲁或北大清华;家长在书里也是成功的,拥有强大的内心、生活的智慧。
然而,《下乡育儿》里的角色却是软弱无力的。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孩子连续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结果辍学在家一年,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晨昏颠倒,以至于很久都没见过太阳。书中的父母看上去懦弱无能,没有单位,从事的工作是出版业的兼职校对……作者不加隐讳地记录了一家人的焦虑、无能、怯懦与缺陷,记录了小家庭和外面世界的冲突、矛盾、妥协与算计。这种对自己的诚实,是很少见的。
后来,因为作者的一位搞教育工作的朋友乔老师的建议,一家三口选择了下乡养儿。这不是我们熟悉的选择,但它却营造了一种陌生的语境。天天在乡下,普通儿童该做的事情——学习读书,有明确目的的游戏,一样都没有。天天做的,是买菜、做饭、洗衣、放羊这些我们成年人都不情愿为之的事情。这些事情,在都市父母的眼中,肯定觉得作者夫妇是要毁了这个孩子。然而一年的乡下生活改变了天天,也改变了作者夫妇,一家三口都长大了、正常了。
作者冯丽丽的文字像摄像机一样忠实记录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孩子天天的细微变化。作者在书中没有推销观点,没有抱怨批评,虽然她有非常浓郁的情感,却一直控制着不去表达,不去说破。作者冷静、克制、琐细的笔法,很像那种昂贵的光学镜头,捕捉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节。而那样的细节,正是令成人世界的我们思绪万千、心灵震颤的部分。
书中的乔老师给读者的印象最为深刻。有人感慨自己生活中怎么遇不见这样的好人,有人设想假如天天的父母没有遇见乔老师,孩子的状态还能否好转……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并不缺少乔老师这样的人,甚至每个人都有成为乔老师的可能。天天的父母有幸遇见乔老师,是因为他们有幸没有像许多其他成年人那样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他们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能认真检讨自己,能有不依常规付诸行动的勇气。
现有的林林总总的育儿类图书为我们提供了种种解决之道、成功之钥,而本书作者一家三口,却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它别开生面地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经验之外的情与景,痛与爱。
《下乡养儿》的主要内容,曾经分上下两期刊发在《读库》上,按《读库》主编老六的说法,“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和两极化的意见”。通篇简洁的对话、记录,“流水账”式的文风和作者夫妇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败,是最受诟病的地方。而赞赏者眼中的闪光点,则是文章中对生活的负面内容毫...
评分从医院里出来,小家庭就由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一个叫孩子,其他两个叫父母。虽说是父母生了孩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孩子生了父母。当然,孩子只是给了父母的名号,如何担当起它,如何教育子女,便成为需要终身学习的事情。 冯丽丽的《下乡养儿》,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一天即读完,因为它既易读也很吸引人。流水账般的琐碎叙事并未如很多评论中说的那样对我造成困扰,生活本就琐碎无奇,何况这般乡野生活是我所不曾经历的,看他们养鸡鸭、放羊、种菜甚至是用柴锅炖排骨,我都看的很有滋味;当父母都在为孩子住个好学区、上个名小学而焦虑的时候,这对之前教育不无失败的父母带孩子走入了乡下的生活,这不是办法的办法却打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与天地为伴,以草木为友,和邻里热络相处,每天投身于最基本的生活劳作……这些,竟渐渐治愈了本来怯懦到不敢出门不敢睡觉的天天。我一方面慨叹乡村的魔力,想起几年前带父母朋友的小孩一同回农村奶奶家他满地欢跑的快乐图景,一方面自问:养育孩子到底要教孩子什么?爸爸认为要快乐,乔老师认为要独立自强有意志力掌握技能,妈妈希望她走进小学学知识。我还没有答案。
评分要矫正思想的是这对父母才是,父母对天天的一些反映过度,然后害怕天天遭遇到什么事情,然后选择好好的保护天天,幸好有乔老师疏通父母的思想,书里也写到一句看来世上没有世外桃源啊,人还是一样的人,没意识到思想上的问题,那么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下,遇到类似事情的处理还是一样的,只不过乡下没那么多问题,显得好像到农村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评分真无法接受这种语言风格。
评分在三星和四星中犹豫很久,还是给了四星。本书珍贵之处在于,书中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如今最缺少理解的一种方式。其实教养孩子是根植于普通、平凡、琐碎的生活之中的。每一个孩子也各有各的特点,不能适应某种固定教育方式的孩子,换一种方式教养可能会出现奇迹。 没有系统知识点,半天可以读完的一本比较随性的“育儿书”。
评分现代人病了,现代的中国人更是病得不轻。所以这不仅仅是一对“问题父母”带着一个“问题儿童”搬到乡下生活后获得治愈的育儿故事。每个有娃没娃的成年人都应该读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