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凡,国家一级注册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现专事文学创作。1999年发表处女作《哭墙前的沉思》,2002、2006年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乐美——一位征服天才的女性》、《波伏瓦——一位追求自由的女性》、《杜拉斯——一位不可模仿的女性》女性三部曲,广受好评。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被誉为西方女性“圣经”的《第二性》,1954年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自传体《名士风流》,以及长达四卷的《西蒙娜•波伏瓦回忆录》。
波伏瓦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的终身知己。他们是一对自由情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们那长达半个世纪没有婚姻束缚的“契约式爱情”,既惊世骇俗,又荡气回肠,而他们各自与其他异性和同性间的性生活既遭非议,又引人关注。
不管人们如何评头论足,波伏瓦的一生活得充实而真切。其不容置疑的才华、追求卓越的自由心灵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在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上,波伏瓦永远是一个靓丽的人物,值得学术界的研究和探讨。
正在读萨特,不能不读波伏瓦。书店里印有波伏瓦名字的封面书 一下子跳到了眼里,读这书是巧合 也是必然,换个时间 换个地点,若偶见 还是会喜欢的。不管她如今被冠以什么样的称呼和头衔荣誉称号,在我的眼里,她首先是作为一个女性的存在 而格外明亮的。正在读着她,现在还不想...
评分遇见这本书真是一个完全的巧合,那天去书店原本只是想去看看是否可以买新书,但无意间看见了这本书.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但的确她的论点有语焉不详的地方.如果真正喜欢波伏瓦.我建议可以看看是否书店有其他选择.因为我认为这本书的描写有许多国人的误区...
评分在先锋偶遇这本书,顿时被封面吸引,那是我喜欢的类型,很平实,不招摇,却又不是微小到毫不起眼,从书皮到里面的纸张,感觉都还不错,正好赶上我批量购书,所以毫不犹豫地拿下了。 对这个作者我不了解,反正人家业余写写,我也就当八卦看看了。幸好没报太高期望,不然肯定...
评分感觉太简单了,算是对于波伏娃的一生简单回顾吧,有关内心世界和观点思想的内容过于简单了。想读读波伏娃的作品,细致了解她的观点
评分刚刚看完一部中国人写西方女性的传记《波伏瓦》,简要地了解她和萨特的一生,以及他们深厚的爱情,还有那个划时代意义的“爱情契约”。 波伏瓦无疑是个勇敢的有人格魅力的女人。有的人说她的一生都在追随自由,“自由”多么可人的字眼。她为此付出的汗水,证明了自由的魅力,也...
总是希望波伏娃萨特这种关系的实践未来会越来越多 牢固的男女关系除了婚姻外还需要更多可能性
评分读这本书,对波伏娃和萨特是个初步的认识,相当于第一印象的那种吧。因为没读过他两的书,所以浅薄的我面对世人对他们的高度赞誉不敢说些什么。就本书读罢的感觉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两是超越一切,行动和思想都站在同一高度的恋人。我对波伏娃刚开始的羡慕转为了佩服,佩服她的心胸,佩服她的气度,佩服她的才气,佩服她的勇敢。
评分超级喜欢第二性,来看看波伏瓦的传记!
评分这就是我崇尚的精神,波伏瓦和萨特的自由精神和自由的灵魂指引法兰西崇尚个人存在主义的年轻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一章,几乎是哭这着看完的。那熟悉的巴黎圣日耳曼街道,那熟悉的左岸花神咖啡馆,历历在目。
评分支离破碎,在路上之后又一次觉得一本书是写完直接送了印刷厂。并时不时流出三流爱情小说的坏品味。不过波伏瓦真是灯塔般的存在,不止为自由,还为她在自由中饱尝过的痛苦,为不以孤独为耻,不惮于自己的需求。快乐是道德的。爱情中排他性是必须的,有些是形式上的,很少的另一些是实质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