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志资深记者晏礼中先生,历时一年不断探访隐匿在世间的佛教修行者,其中既有身处高位的活佛,也有目不识丁的普通信徒,他以旁观者的视角,如实记录下他们的修行经历、日常生活、面临的人生问题,以及对世界的看法等,本书所记录内容没有高深的义理,而是平时的生活,向我们展现了一 副现代中国修行者的心灵画卷。
作者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片清凉的大地,尤其之于当今热闹的世界来说,这片清凉,将益荫读者,给心灵以宁静、温柔和脱俗的慰藉。
名人推荐
若心清凉,则大地清凉。若心平常,出家人也平常。于平常中倘若能发现些许不平常,即所谓月落寒潭,光映千江。”
——释宗舜法师(中国佛教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大地清凉》读的不是作者的文字,虽然文字朴素无华,起伏流畅,犹如行云流水,但字里行间读到的是善,是悟,是真,是对佛的国的心驰神往。台湾文化人陈念萱与我分享一句读经心得可为本书做一注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读了《大地清凉》后,果然。”
——杨锦麟 (学者 、前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
“朝什么样的山?朝什么样的寺?朝什么样的师?最终都是朝了自己的内心。内心的那座庙呀,请脱下你五蕴的外衣,赤裸裸的来祭祀吧!推荐《大地清凉》这本小书,文字素,访谈的人有趣,仿似八万四千法门里沉浮的罗汉,闪烁着菩萨暖暖的笑意。”
——陈坤 (演员、歌手、”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发起者、藏传佛教密宗修行者)
晏礼中
1976年生于贵州大定府。《生活》杂志资深记者。曾获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的“2011年度卓越新闻奖”。著有《别处生活——二十幅平民肖像》。
《大地清凉》是记者晏礼中对修行者的访谈故事集。出发旅行候机时读完了第一篇,就迫不及待分享给朋友并在京东下单追加了五本。 其间读至1/2时,我赞叹作者的文字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行云流水起伏流畅功力深厚;读至2/3时忽有一瞬间感到这位曾被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过奖项的...
评分画僧本有,不住寺庙,独租民房,喜欢裸泳,喜欢漫画,画苏曼殊。他人的人生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启迪,特别是能同时在自己和对方身上找到某几处共同点的。然则,别人的人生总是别人的,在看不到的地方,也许有着某种异质并未发现。 这些僧人的故事也是。更容易被标签的...
评分如果有一天,对这个世界厌倦了,你会不会转身离开?远离尘嚣与人群,关掉微博和微信? 这话儿一出口,估计就能勾起诸多正在看手机的人点赞的冲动。这倒真是吊诡,沉迷的人其实都在想着逃跑。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一位叫晏礼中的记者,逆着人群的潮流,出门远行了。不完全是游山...
评分这本书我通读了。 这本书原来的书名是《佛的国》,但防止话题敏感,后改为《大地清凉》,我以为后者甚好。佛是思想和观念上的概念,要以政治实体上的地理概念进行界定,显然是不合适的。佛是无边无影无幻,而国则是有边有体有实。基督教里圣徒彼得为“磐石”,建立教会,最终...
评分从广州图书馆找来了晏礼中先生的这本书,内容虽短小,平实朴素的文字中确有几分禅意。内容主要是记录了几位修行者的事迹。 让我感兴趣的有开篇讲到的无为寺里的释净空。在无为寺自己开辟了一片世外桃源,自己种兰花做兰花馅汤圆,来客问什么都是回答喝茶。”无为之地,无为即可...
夏日清凉。
评分《大地清凉》真好看,的确比得上《空谷幽兰》,里面的人物生动形象,故事也是耐人寻味,更有对佛法的参悟和生命的追思。浊世之中,唯有修行是一生的功课。今夜我不关心政治。
评分好书,同是写让内心清凉的书,让我感受到了另一种触动。
评分其实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是因为我觉得相信本身最难,找一个依靠很简单,但是相信本身很难。
评分感受到善知识和道场的重要。没有依师,修行也会迷茫烦恼。以前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为一进门就遇到善知识和正法道场、学修体系很平常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愿诸众生皆得清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