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日本 纪实 社会学 社会 孤独死 老龄化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无缘社会
发表于2025-05-24
无缘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系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 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日本NHK电视台特别节目录制组,节目热播后将记者的真实采访手记合成此书,将当今社会中那些不受关注的人们的临终惨景呈现到大家面前,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 因为采访到后来这些无缘死者身份都渐渐明朗时我们才发现,他们曾经几乎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NHK特别节目的介绍:
“NHK特别节目”起始于1989年4月2日,从第一个节目《政治是可以改变的吗?——里库路特事件的冲击》到2013年3月31日的《魂之旋律——失聪的作曲家》24年间一共制作播放了2487部作品。是它的前身NHK特集的2倍。
“NHK特别节目”承继了其前身的基本方针,即奉“亲身采访”“独家”“感动”为圭臬。大胆挖掘,不畏挑战,以图接近事实真相。而且更加彻底地贯彻了“没有不能上电视的话题”这一点。
对99.9%的黑暗感到绝望,却仍对0.1%的微亮报以希望,人类就是这样让人可笑、可悲而又可敬的生物吧。
评分事可感,书难看。它毕竟还是本书啊,书不能因为其题材就不讨论方法技巧。
评分对99.9%的黑暗感到绝望,却仍对0.1%的微亮报以希望,人类就是这样让人可笑、可悲而又可敬的生物吧。
评分高龄、无子、失业、不婚、城市化,书中的这些“无缘死者”或最终会经历“无缘死”的鳏寡孤独者,无论是主动选择,抑或是无可奈何,他们生活在血缘、地缘等社会和人际关系之外的人生,或许就是与自己的惶恐、不安、孤独、老病不断对抗的过程。这也正是我们终将面对的明天,“无缘社会”所要解决的,正是让每一个人“一个人也能安心生活,一个人也能安然迎接死亡”。
评分断断续续用了好长时间才读完。文笔朴实,经过深入调查的案例联系着平和客观的分析,颇有诚意。同系列的书籍还有《老后破产》、《女性贫困》。同样深入剖析日本社会灰暗面的有《厌女》、《格差社会》、《过劳时代》等等。美国也一样有《扫地出门》、《我在底层的生活》……你看中国都没有诶,中国真的好强大啊,世界第一强国。
前些日子,NHK播放了有关“无缘死”的节目,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我虽然想避开,但是最终还是看了这个节目。 我之前觉得,人反正也是一个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所以对孤独死没觉得有太大的问题,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实际上看了节目,还是觉得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到底寂寞和悲哀...
评分文/红白 已经一年多没写书评了,但看完《无缘社会》,我觉得无论如何要写点什么。 王国维有词云: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飘零,悲也飘零,化作连江点点萍。这是我极喜欢的一句。在读完《无缘社会》之前,我从来没觉得一个人除了孤独点,还有什么不好。对于我这样生性凉薄、处事...
评分无缘有不同的原因。很多年青人从老家来到大城市打拼,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不想回家,但在大城市里也找不到朋友,于是网络成为他们与别人交往的平台(像我?????)。他们在网上讲的话都有人回应,讲的话比面对面时说的更没有顾忌,可以抒发他们的情绪。不过他们有问题时这些网...
评分自由与山巅上的空气类似,都不是孱弱者能够经受得了的。——芥川龙之介 当经济伦理/工具理性不但渐次将人从他们生来隶属的信仰与传统的魅梦中唤醒,还进一步使其发展出对各自所属的民族/国家/家庭/职业/性别/性取向等等小集团的抵制性话语体系,对其逐一宣称个体对自身意志的最...
评分离群索居者,不是魂灵就是野兽。——亚里士多德 老实说,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介绍,觉得挺有意思,有三万两千个可以挖掘的故事,可以探索的人生。但是通篇读下来,我觉得是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的人观念狭隘了。 他们悲天悯人,认为无缘社会是个病灶。或许是因为其中大部分人退休后...
无缘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