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1903年出生于英属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进入伊顿公学。后到缅甸任警察。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回国后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45年,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动物庄园》。1949年,代表作《1984》问世。1950年,奥威尔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1984》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选欧美多国大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5种语言,全球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被称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道德力量”。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在文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爱国主义“名言”集萃——智者的思考是愚者的明灯 1.集中体现于政府的公权力,是决定社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了,它是最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策源地和总闸门,社会的“技术中心”和“能量中心”;同时,……公权天性是恶棍,要公权能够低耗高效不作孽,只有“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
评分 评分之前读戈尔丁的《蝇王》后,写了一篇“《蝇王》的末日启示录”,如果说《蝇王》预言的是个人或者精英处于社会而无作为,从而引起民主政治的倒塌,文明社会的崩溃。那《1984》无疑预言了集权共产主义将是人类世界的末日审判。而《三体》中的未来启示则完全是作者刘欣慈从人类...
评分奥威尔在书中得出了一个必将到来的悲观结论,我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多数人总是对此视而不见。 我对于1984的看法是:这是一部极为悲观的作品,那种绝望的悲观如同饥饿,寒冷或者肉体的痛楚,你以为用冷漠可以咬牙坚持过去,但结果只是一再证明自己的软弱无力。 造就那种悲观...
评分权力只是为了权利,权利是目的不是手段。1984中描绘的世界无疑是恐怖的,但把这些极权减弱一点放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没有思考没有察觉的接受了,想到文革想到高考,这些思想高度一致化的生活片段。就算堕落也好,只要和规范不同就觉得是种胜利,这样的叛逆《V字仇杀队》《云图》中都有感触,甚至《搏击俱乐部》。只知道不能停止思考,不管挡在前面的是高度集权还是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书中其他还不能理解更多。整理一下有空写长书评,mark。
评分读的时候仿佛身在炼狱,读完发现仍在
评分权力只是为了权利,权利是目的不是手段。1984中描绘的世界无疑是恐怖的,但把这些极权减弱一点放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没有思考没有察觉的接受了,想到文革想到高考,这些思想高度一致化的生活片段。就算堕落也好,只要和规范不同就觉得是种胜利,这样的叛逆《V字仇杀队》《云图》中都有感触,甚至《搏击俱乐部》。只知道不能停止思考,不管挡在前面的是高度集权还是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书中其他还不能理解更多。整理一下有空写长书评,mark。
评分读的时候仿佛身在炼狱,读完发现仍在
评分有人说这是一本说明书。但是去对号入座,又未免过于儿戏。可是一切都在身边发生着,豆瓣上消失的条目和名字就是佐证。Fuck the worl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