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
新加坡华人,为新加坡首任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隆重推荐
《论中国》作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本书写作推荐序
浓缩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四十年的国家治理经验以及对全球各国的观点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几乎每句话都堪称名言。
李光耀一讲话,各国总统、总理、外交官和企业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他是新加坡的“国父” ,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在50余年的世界舞台生涯中砥砺了智慧。他几乎是独当一面地领导了新加坡的转型,让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西方式的成功。
李光耀对东西方的地缘政治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都非常欢迎他访问白宫;从撒切尔到布莱尔,历任英国首相都肯定他的智慧;从新闻集团创始人默多克到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蒂勒森,商业领袖们都对他的成就点头赞许。
对于中国的未来,李光耀认为“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
5p 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不同,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世界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 7p 中国明白日本和德国的错误在于挑战既定的秩序,俄罗斯的错误在于军费开支过大、民用技术投资欠缺导致经济崩溃,他们深知国内生产总值(而非人均水平)才是国家实力的关键,因此他...
评分李光耀书中有句话,我追求做正确的事,但不追求政治正确。一代伟人的风格就此跃然纸上。 李光耀一生丰富的政治经验,博览群书,所以对很多问题眼光老辣,看法精准。谈到人人平等,国际政治,民主很多问题上,感觉他都讲到关键点上,不是说民主就好,也不是说威权就不好,但效...
评分读到这本书源于最近身边几个非常要好朋友的推荐,还有幸拿到了这本书的台湾版《去问李光耀——一代总理对中国、美国和全世界的深思》(2012年时报出版社,林添贵译),经过认真对比,和大陆的中信版包括注释都毫无二致,甚慰,毕竟书中还是有些对国人而言不那么顺耳的意见和评...
评分《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是一本由三个老外编选的李光耀言论萃取集。文字不长,只有不到200页,但看得出是精心编选的。 书里面对中、美、欧、印、伊斯兰世界未来发展的看法,我也不是国际问题专家,只能聊备一说吧。作为普通读者,我关心的更多是李光耀的观点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
评分一般而言,提到政治,都是比较高深难懂的。 但这本书把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关系,以及发展,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呈现出来。 易读好读,打开书就根本停不下来,想一直看下去。 但书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观点,都相当深刻。
这哪能叫书,乱七八糟凑一堆。跟他回忆录比,这就是齑粉。李谈大陆,完全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傻编者不知道这道理。
评分最近老李辞世,读了王晓波在“共识网”的传记文章,对李光耀的所谓伟人神话有了清醒认识,因此再读此书完全没有膜拜的感受,思想亮点和妙语当然也有一些,但更多的是重复和啰嗦,其中不乏坐井观天的无耻谬论(抨击汉语,鼓吹中国应将英语作为母语),不乏厚颜无耻的大言不惭(关于新加坡幸福与民主的吹嘘),不乏信口开河的不懂装懂(关于伊斯兰极端势力),不乏奴颜婢膝的官腔套话(吹捧美帝的进步),大部分内容完全是泛泛之谈(真正的白色恐怖、淡马锡家族化和阴招整人劣迹是说不出口的,百度关键词“谢太宝”),真正懂政治的人读了可能会失望,马基雅维利式政客出书都是自我粉饰的流氓行为。不到10万字定价39元,中信出版社还要点脸吗?
评分#恒阅# 翻开以后发现是美国人编给美国决策者作参考的采访言论集,比预想的更有料。李光耀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但未必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同时美国也需要更友好和开放的面对中国;美式民主存在其缺陷,政治制度应以实用为准则;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唯有人才战略能积极应对。
评分只要加入了我们,就是我们中的一员。
评分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抄,末尾还有全书的概括与总结,它让我想起了我小学时每天做的语文基础训练。李光耀是一位务实、稳健、经验主义式的政治家,是符合中国古典主义政治观的明君循吏,而又能超脱于儒家范式之外独辟蹊径。以一人之力开创一国,以一隅之地光耀一世,从这一点来看,他又是当代传说中的英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