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姆列钦1957年生。俄罗斯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曾任俄罗斯政治周刊《新时代》和《消息报》副总编辑,与苏联及俄罗斯时代的高层政要有着近距离接触和深层次关系。撰有20多部文学和政论著作,多部被译成中文。文风以理性、客观、生动著称。
王尊贤四川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长期从事中等和高等学校的语言教学工作及翻译。已出版译作十余部,数百万字。
主要有:《赫鲁晓夫回忆录》、《戈尔巴乔夫回忆录》、《改革家赫鲁晓夫》(以上多卷本著作系与人合译)、《复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我的大学》、《我与东西德统一》、《帝国的消亡》、《普京总统的第二任期》等。
勃列日涅夫去世多年之后,人们对他的了解依然太少。一些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是一个好不中用的领导人,他把国家引导衰亡;另一些人则相信,其他任何一个人处在他的地位,都只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不幸,而他并不暴虐,信奉一条原则:你活,也要让别人活;第三类人认为,他比后来那些葬送了一个伟大国家的继承者要好得多。 勃列日涅夫去世之后数年,苏联开始崩溃。究竟是 勃列日涅夫时代导致了这种崩溃,还是继承者们滥用了他们所得到的东西?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赫鲁晓夫时代和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高层政要悉数登场,俄罗斯时代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叶利钦、谢瓦尔德纳泽、雷日科夫、普京等,也有重要表现。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
不可否认,在阅读苏联和东欧相关历史书籍时,总有强烈的“似曾相识感”,到最后掩卷叹息不已。列昂尼德·姆列钦的《勃列日涅夫时代》一书,采用大量的当事人访谈纪录,阐述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权谋与治国。与斯大林的强硬、赫鲁晓夫的滑稽和戈尔巴乔夫的“功亏一篑”不同,勃列...
评分提起苏联领导人,大多数人的名字还是很鲜活的,列宁是开创之人,对于任何政权都是载入史册之人,何况在那样的乱局下,他回到莫斯科就能成为最后赢家,技术层面是有手段的;斯大林,自不必说,经历了苏联历史太多关键历史节点,作为二战三巨头中一员,也堪称苏联全球影响力的巅...
评分在阅读了多本有关苏联解体的著作之后,对于苏联消亡的关注已经弱化了很多,本着填补历史知识空缺的心态,了解了一下这位“独裁者”的时代。书中所描绘的勃列日涅夫,确实是丰富的,与以往的认知是有巨大出入的。比起暴君的形象,勃列日涅夫其实更接近一个庸君,性格的特点,决...
评分不可否认,在阅读苏联和东欧相关历史书籍时,总有强烈的“似曾相识感”,到最后掩卷叹息不已。列昂尼德·姆列钦的《勃列日涅夫时代》一书,采用大量的当事人访谈纪录,阐述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权谋与治国。与斯大林的强硬、赫鲁晓夫的滑稽和戈尔巴乔夫的“功亏一篑”不同,勃列...
评分在阅读了多本有关苏联解体的著作之后,对于苏联消亡的关注已经弱化了很多,本着填补历史知识空缺的心态,了解了一下这位“独裁者”的时代。书中所描绘的勃列日涅夫,确实是丰富的,与以往的认知是有巨大出入的。比起暴君的形象,勃列日涅夫其实更接近一个庸君,性格的特点,决...
最后的结语很好
评分很personal也很平淡。读完倒是对勃列日涅夫身边的几个人更感兴趣:苏斯洛夫、契尔年科、柯西金、帕普京...
评分有兴趣的朋友推荐读一读这本儿书,个人认为写的非常、非常、非常之精彩,堪称是一部苏联真人版的《是,大臣》、《是,首相》。说到勃列日涅夫,我总会想起在一则脍炙人口的苏联笑话之中,他乘坐的火车停了,于是他挥舞着双手下令:“同志们,让我们把所有的窗帘都拉下来,坐在座位上自己摇晃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就行啦!” 列昂尼·姆列钦哀叹道:如果当局不对各种社会需求充耳不闻,国家本来不致崩溃。如果它不去试图禁锢社会,而是允许它正常发展,绝不至于如此。不过勃列日涅夫和业已僵化的那个制度根本不可能施行国家所必不可少的变革...... 屋大维在临终时曾问朋友们,“在人生的滑稽剧中,我表演的怎么样?” 我倒是又想起另一则苏联笑话,它有个蛮忧伤的结尾:勃列日涅夫时代,就像看电影一样,大家都在等着散场......
评分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会在这本书中记载的苏联历史中,找到很多似曾相识之感,甚至很多事能一一对应
评分有一次,勃列日涅夫看完一篇为他代笔的文章,以怀疑的口气指出:“文章的理论性是不是太强了?我可不是学者,而是政治家。”契尔年科马上安慰总书记:“没关系,列昂尼德·伊里奇,您即将看到,准会有百十位我国学者立即开始根据这篇文章撰写自己的学位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