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泥沼

谈话的泥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丹青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12
译者:有2014年11月3印本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50234
丛书系列:理想国·陈丹青作品
图书标签:
  • 陈丹青 
  • 访谈 
  • 随笔 
  • 艺术 
  • 理想国 
  • 文化 
  • 人文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编辑推荐

1.陈丹青首部访谈集,了解艺术、文字之外的陈丹青。

2.特别收录王安忆、陈丹青五万字深度对谈。

本书是陈丹青近年来接受采访或与人对谈所整理出的文字,精心挑选后结而成集,书名“谈话的泥沼”似乎暗喻了交流的不可能,书中的部分篇章也刻意保留了这种媒体狂欢与个人表达之间的谈话困境,这种陷入“泥沼”的状况本身值得深思,另一方面,书中的大部分篇章则反映了在去除媒体预设立场之后,交流的可能与必要,比如陈丹青与王安忆的对谈,两人的思想和学识互相激发与阐释,读来很有收获,这是一本有内容的对话录,同时也是对对话本身的思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谈论陈丹青是危险的,因为他总拒绝别人对他的定义、分类与标签,说不准还会反击:“以前有个傻逼说我什么,他妈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直接和尖锐让当事人难堪。但陈丹青的这种风格却是媒体和观众喜欢的,所以,他才会由学者、画家窜升为一系列更有话语权的身份——公共知...  

评分

这是部访谈集,感觉有点出晚了。但终究还是出来了。 排版装帧,封面设计,一如既往的优秀。陈丹青先生的品位,绝对不容人怀疑。 但书更重要的是内容。坦白的讲,《谈话的泥沼》初读,感觉有点让人失望。因为草草翻上一遍,发现书内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熟悉,看过了的。感觉...  

评分

评分

陈丹青最近一举出了三本新书:《草草集》、《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一本杂文集,一本游记,一本访谈稿。三本书样子好看,名字也都好听。“草草”“无知”,仍是一贯的陈丹青书名作风——如“退步集”“荒废集”——自嘲又牛逼,谦虚又神气;“谈话的泥沼”则是另路高...  

评分

清楚地记得当时买这本书时首先是被作者吸引,陈丹青,在我的印象里,是和木心紧密相关的一个人,而关于木心的一切都带有一份好奇。 这是重读,第一遍读得很快,很多东西都没有沉淀下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是一个说话比较尖锐的人。这次重读,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印象深刻的是《经验与表达》一节,一针见血

评分

陈丹青的谈话录,外加一篇“非典”时期与王安忆的邮件聊天记录。陈丹青回答问题的风格是有趣加犀利,然而读的时候又难免有些肝颤,生怕他的哪句话直接骂到我的头上。说实话,访谈人所提的问题可能比回答更值得深思,尤其是《奇崛与华丽》一篇,整个就一媒体人的反面典型,这种现象大概真是在给陈丹青对于中国教育培养模式的失败做注脚。这四个月亲历、旁观了很多怪象,再去看他对中国高等教育不留情面的批评时自然就更有体会,也更觉悲哀了。

评分

草草一翻,其实这种访谈也就适合草草一翻了。“张爱玲的话有道理的——出名要趁早,你早早过了虚荣一关,此后可以比较沉静自知。”

评分

口涎集粹

评分

陈丹青能说,会说,精明(看他在访谈中对提给他的敏感话题的处理方式!),语感好,是常在大众媒体上发声的,艺术鉴赏能力比较高的文化界名人。尽管谈绘画之外的艺术也只是高端票友水准,无力提供更准确深入有独到见解与分析,但——这里不是要黑王安忆老师——读完占1/3篇幅的陈王对谈后,相较之下谁的品味更佳,眼界更广真是一目了然(实际上读后我对王老师已经黑转路人…)。书中其他的访谈,不精彩,大部分问题不着边际,陈丹青的调侃讥讽(可以理解)和避重就轻的态度也谈不上不诚恳,当然,这也是精明的一种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