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颠覆的倾向

自我颠覆的倾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1915—2012)

美国著名德裔思想家,经济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早年曾参加西班牙内战,投身于法国抵抗法西斯的运动和对犹太难民的营救行动,“二战”后先后任教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普林 斯顿高等研究院,其学术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和思想史等领域,著述包括《经济发展战略》《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的新描述》《反动的修辞:保守主义的三个命题》等。

译者简介

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现就职于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与《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编辑部。译著另有《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经济学理论与认知科学》等。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赫希曼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30
译者:贾拥民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038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赫希曼 
  • 经济学 
  • 政治学 
  • 思想 
  • 政治经济学 
  • 自我颠覆 
  • 政治 
  • 传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半个多世纪以来,阿尔伯特·赫希曼这位享誉全球的理论家、思想家一直都站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最前沿。本书收录赫希曼自1986年后写就的20篇文章,是他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总结,也是罕见的精神自传。赫希曼在书中反思、质疑、重新评估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关于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观 点,他的自我颠覆和自我肯定向我们揭示了拥有如此伟大头脑的学者是怎样工作的。本书中更难能可贵地收录了一组自传性的文章,读者将看到他如何深度介入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一些历史事件,并借此理解这位“深刻的思想者”的思想发展历程,以及他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从何而来。

在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刻,自我颠覆可能会成为自我超越的主要途径。

——阿尔伯特·赫希曼

媒体评论:

当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

——阿马蒂亚•森

赫希曼的遗产并非他所采集的数据或微小的成果,而是一些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们至今仍在塑造着我们关于发展和公共政策的思考方式。

——弗朗西斯·福山

赫希曼高度自觉地反思了自己早年提出的、使他本人功成名就的各种理论,并且有所发展;他还尝试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通过本书,我们看到,这位学者是如何同时向自己、向学术界,乃至向整个政治经济世界发出一连串的追问的。

——彼得·A. 霍尔(Peter A. Hall),哈佛大学

我一直都在惊叹:赫希曼为什么总是能不断提出新的东西……对于他以往曾经研究过的许多主题,读者都应该能够从本书中领悟到新的思想与新的理论视角。这也意味着,他不仅在许多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一般的方法论问题上也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洞见。

——迈克尔·S. 麦克弗森(Michael S. McPherson),威廉斯学院

十年间我读了所有他写的东西……赫希曼下笔轻松,简洁易读,谈论的却是非常深刻的问题……这是一种罕见的禀赋。

——彼得·勃特克

不论是专著还是杂志随笔,赫希曼文字的特征在于,读者只要读了,就不可能再用以前的眼光看世界。

——汪丁丁

赫希曼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宽视野、跨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家和社会哲学家。这部著作荟集了赫希曼晚年的一些思想性论文、时评、回忆录和讲演稿,是理解20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当代世界思想发展不可绕过的重要文献。在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认真阅读赫希曼这本《自我颠覆的倾向》,对认识和选择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逝者---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 汪丁丁 原载《新世纪周刊》2012年12月23日“穿越边界的思想者”。 在一贯缺乏反思能力的经济学界,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70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退出、声音与忠诚》(“exit, voice, and loyalty”,Harvard University...  

评分

来源:东方早报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4-04/20/content_882727.htm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的《自我颠覆的倾向》(贾拥民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在国内知识界引起的反响是可以预料的,该书第一章“退出、呼吁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命运”首先...  

评分

评分

神秘博士赫希曼 原载《南都周刊》2012年度第5期 西闪/文   上世纪30年代,一名年轻的美国记者瓦里安•弗莱(Varian Fry)常驻柏林。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纳粹的崛起,以及犹太人的悲惨遭遇。1940年6月,当法国投降的消息传到纽约,弗莱在家中举行了一场募捐餐会,向他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从中获益不少,本书的第五章可以说是赫希曼人生中的信念,他一辈子都对自己以往对学术、对社会的理解作自我反思,他也超越了经济学家的概念,更像一位思想家。

评分

赫希曼确实属于那种完善思维的人,此书可更名为“赫希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者,乃其补充他人言说的不足,他的观察有着历史想象和绵密佐证,文字有着曼彻斯特式的优雅书写;自我批评者,即保持自我更新的“自我颠覆”理念,警惕固执己见地保卫自身迂腐陈见

评分

车轱辘话太多。学术散文式的写作,翻译过来后很难让人有阅读欲望。

评分

不论是专著还是杂志随笔,赫希曼文字的特征在于,读者只要读了,就不可能再用以前的眼光看世界。

评分

思想给十星,肯定是14年读过的最好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