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语文S版小学语文书。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其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那么《复活》就是概括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和理念。年轻的时候,觉得读完托尔斯泰的书是不可能的,那么厚嘛!但是一部接一部,我无法停止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他的文字那么伟大和有力,让我感动至深,每次看完都要回味大半年。 《复活》...
评分不得不羞耻的说我觉得心灵受到了洗涤。 名著和一般书的区别,很大一部分在于它不是一本书只有一两段金句,而是一整本都很有力量,能让你跟着跌宕起伏,却不是因为情节。 托尔斯泰写东西有种抽丝剥茧的冷静,力冈翻译得也超级好,海豹式鼓掌!遇到这种翻译就很想给他跪下来磕头...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更是一位用一生来认识上帝, 寻求上帝旨意的虔诚的基督徒. <<复活>>这本著作好象是他的自传, 讲述一个俄罗斯贵族从奢侈, 腐败的生活中如何惊醒, 如何下定决心背叛这种行尸走肉般的命运, 如何把正在灭亡的生命拯救回来, 如何灵命更新而复活....
评分文首用了《圣经》里那段著名的话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 砸她”。 列夫托尔斯泰被中国人尊为现实主义大师,然窃以为他的书里从来都充斥着类似存在主义“荒诞”的东西。 人不是荒诞的,世界也不是荒诞的,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构成...
评分法庭往往是和平时期展示最激烈冲突的舞台,是人与人之间无数小规模战争的战场。枪炮轰鸣,有死有伤。看客们往往热衷于看这种自己不用付出代价的舞台战争片,以满足自己兽性的欲望。聂赫留朵夫便是众看客之一。然而当他惊觉自己也是这场战争的要角时,一切都变了。 沉睡在泥滩...
聂赫留朵夫对于社会和人性的认识,是站在人类整体去考量的,他复活的过程就是这种认识逐渐形成建立出完整体系的过程。任何人都是有罪的,任何人都应该被原谅被理解,没有人生来就是坏人。
评分2018年3月2日读完本书,因版本不对,补标。这本书的“复活”有两层:1聂赫留朵夫营救玛斯洛娃做出的牺牲带来的神圣感和与过往生活习惯的告别,2玛接受聂的营救带来的幸福感使她决心脱离过去堕落的生活但又不愿拖累聂,因此拒绝他的求婚。二者是统一的。两个人都是否定了过往的人生,选择了一种“新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但是这种“新生”在他们幼年纯洁时就是习以为常的,所以谓之“复活”。这本书看情节和结尾的表述,并没有写完,最大的问题“聂、玛、西蒙松的三体问题”没有解决,不过大仲马说的好,“等待与希望,人类最大的秘密尽在于此”,如果把故事写尽了,反而就没有一种念想和回味了。之所以在这么伟大的作品之下还是扣了一分的原因在于:托尔斯泰长篇大论的东正教废话在这本书里仍然没有改变。
评分初中语文课上听老师讲托尔斯泰提到复活,印象特别深的一句话是:聂赫留朵夫呼吸到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觉醒过来想要过一种新的生活,当时脑中不断构想这一画面。时至今日终于读完这本书。
评分一个富二代的自我忏悔与救赎之路。。。
评分意外地觉得好。聂回忆起过去的同时,我也怀念起海边的图书馆。七八年就是一晃。做一个勇敢和善良的人,需要经验,也需要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