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1959年-),男,藏族,齣生於四川阿壩藏區的馬爾康縣。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及社長。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80年代中後期轉嚮小說創作。2000年,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5屆茅盾文學奬,為該奬項有史以來最年輕得奬者(41歲)及首位得奬藏族作傢。2009年3月,當選為四川省作協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散文《大地的階梯》等。
從雍正八年(1730年)開始,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朝政府六次發兵徵討一個隻有縣級建製的彈丸之地;民國年間,此地的歸屬權在川藏雙方相互爭奪、談談打打、打打談談中搖擺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軍未經戰鬥將此地解放……
兩百多年來,清廷官兵、西部軍閥、國民黨軍隊、西藏地方軍隊乃至英國軍隊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這個地方,攪得風生水起——
這就是瞻對!
瞻對地處康巴,康巴人以強悍聞名,而瞻對在康巴人中更以強悍著稱。當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對就是一塊鐵疙瘩!
本書以瞻對200餘年的曆史為載體,將一個民風強悍、號稱鐵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鈎沉齣來,講述瞭一段獨特而神秘的藏地傳奇。同時也展現瞭漢藏交匯之地的藏民獨特的生存境況,並藉此傳達瞭作者對川屬藏族文化的現代反思。
1 皇帝有了疑虑,不直接责问前线大员,而让军机大臣转达,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 2 这碉楼以后还要折磨乾隆皇帝的神经,只是不在瞻对,而在我家乡一带的大小金川。以致后来,要把大金川战俘移动北京香山,修建碉楼,以供清军研究演练攻碉之术,再千里万里派往川西深山狭谷中的...
評分一翻开《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映入眼帘就是就是扉页的那幅地图,察木多、德格、巴塘、理塘、打箭炉,手指从一个个地名上划过,“过了昌都寺,才能到雅安。巴塘奶茶甜,理塘糌粑香。过了八宿,就到芒康”。 不过,阿来的书中讲述既不是巴塘的奶茶,也不是理塘的糌...
評分确实不好读,很多文言。 但还是很有意思。 开始是觉得乾隆也真不容易;后面觉得,历史啊,人还是要学历史,以古鉴今;最后觉得,大势所趋,无人可挡。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
評分确实不好读,很多文言。 但还是很有意思。 开始是觉得乾隆也真不容易;后面觉得,历史啊,人还是要学历史,以古鉴今;最后觉得,大势所趋,无人可挡。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
評分喜欢、关注阿来,是从《尘埃落定》那本书开始的。2000年,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说实话,阿来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作品数量不是很多,因为他从不追逐表面的浮华,因为他只对藏地题材独有情种,因为...
算是通過瞻對,簡單梳理瞭一下西藏的曆史。相對於阿來的小說,紀實作品的文筆實在是差的太多,風格上也像是博客連載。隻讀每章節的小標題,全書內容就一覽無遺瞭。
评分阿來在這部作品裏充滿瞭對自己民族的反省,無論哪個民族,有反省的精神,都是很好的吧。
评分阿來在這部作品裏充滿瞭對自己民族的反省,無論哪個民族,有反省的精神,都是很好的吧。
评分評論褒貶不一,在我看來,行文流暢,內容翔實,阿來也頗有誠意地做瞭一些考據,不失為瞭解康區乃至大藏地區曆史的一本好書。
评分#川藏綫的夾壩遊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