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治军,曾任《旅伴》杂志执行主编。自小熟读兵法、经史子集。曾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后痴迷于清史,为了寻根探源地解答内心中对于清亡的疑问,大量搜罗中外各种史料,仅仅甲午战争看过的书籍和史料不下百部。没日没夜,没有节假日地苦写三年,终于著成大清最后十八年的长篇历史读物《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作者:黄治军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3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15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69091
丛书系列: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大清灭亡启示录 
  • 通俗历史 
  • 大清 
  • 清史 
  • 趣味历史 
  • 中国 
  • 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国民性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民众普遍失去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官场腐败已达极点。

然而,甲午惨败后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却以光绪皇帝在宫廷权斗中不敌慈禧太后,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收场;而慈禧太后和皇族权贵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受西方势力威胁 ,竟然利用民间势力义和团向十一国开战,却险些为大清招来了灭顶之灾;危亡之际,统治阶层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随着清末新政步步推进,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振兴商务、废除科举、兴办西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乃至推行宪政,组建内阁。

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变革陷入了无尽的利益算计和权力斗争的困境中。

翻开本书,作者为您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晚清最后十八年国运急转直下的政治必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昨天晚上开始看,今天晚上我就看完了。幽默风趣,并且有一种读几页,作者会给一个小小的惊喜。很多人说这本书的信息密度不是很大,我很赞成,但是我觉得,信息密度不是很大也是一种优点——能让人看的进去,如果你常常翻一本书看到一半就放弃,可能这本书是你的好选择。 看完书...  

评分

1、战争前的日本陆军实力 两国陆军兵力的总人数前面已经介绍过,日本常备军7.5万,其中包括炮兵6000,骑兵4000。而清国的常备军60万,其中包括步兵47万,骑兵10万,炮兵3万。另有民兵100万。 如果光从数量来看,日军这不仅是拿鸡蛋碰石头,简直是碰蒸蛋器。 但除了数量问题,还...  

评分

读客终于出了一本值得收藏的书。刚看开头的时候,很是担心这又是一本网络调侃之作,看了一小半的时候,这种担心消除了。可以看得出作者没有放过每一个细节,史料基本功十分扎实,别开生面的叙述,出人意料的故事,时有闪光的“启示”,偶有幽默,清新,自然,有深度,很让人有...  

评分

这书在怎么样?当然还可以,天涯煮酒的帖子很多质量很高,这个作者我也关注很久了,以前写了“说一说毛爷爷的故事”同意喜欢这种写作风格 作者肯定把明朝那些事儿看过而且研究过,有依葫芦画瓢的感觉,但是作者的实力不容质疑,我喜欢,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 其实好书分...  

评分

这是一本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通俗作品,不是小说。这种形式毫不陌生,现在流行以这种方式来言说历史。 全书以袁世凯起,以戊戌变法结,为了前后照应,也可以算是以袁世凯结。 可惜这本书的书名起得寒碜了点,“又是启示录”,我的第一反应。 还是去读了读,毕竟是免费赠送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的趋势谁都无法改变,大清变成政客之间利益的争夺,没有人真正关心百姓,唯有自己和集团的利益,怎能不灭芒

评分

有事实有逻辑,语言也很轻松

评分

那是一段悲怆的历史,为毁家纾难的邓世昌、谭嗣同等铮铮中华男儿们们赞!

评分

我们需要知道不同于教科书的观点和更多真实的细节!

评分

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慈禧太后、光绪、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历史课堂上让我昏昏欲睡的那些史实、那些人,全都在这里鲜活立体起来。感谢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政治进一步产生好奇和兴趣,准备趁热打铁,继续啃《走向共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