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巴金 中国文学 小说 激流 抗争 近现代 文学小说 中国
发表于2025-02-07
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取名为“家”,“家”的描写却少得可怜,起头平平庸庸,中间把太注重于觉慧个人的心路进程,三条爱情线占太多的字数,最后的家庭伦理时刻有几处描写的还可以,比如老太爷鞭笞五叔,陈姨太捉鬼,陈姨太逼瑞钰出城。但是前面铺垫不够煽情,导致最后的文字像是空中楼阁。 总体而言,《家》的骨架很好,皮肉却差点火候,人物的饱满程度不够,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饱满程度相比较好,其他人如:三叔克明,四叔克安,五叔克定以及他们的姨太太的仅寥寥几笔,本来该着重写的老太爷也只在训诫子孙的时候出现。这些人物的忽视,使得剧情的发展便有点莫名其妙。而最后几处有这些人的出现,这个“家”才有点“家”的样子。私以为是巴金以觉慧为自己,觉新为自己的大哥而写的,而其他方面没过于关注,使得此文情大于理,逻辑混乱。
评分喜欢的三个角色都死了,但是她们还是得到了一些内心所渴望的东西。
评分【藏书阁打卡】 觉新—梅(瑞珏)、觉慧—鸣凤、觉民(剑云)—琴。主体围绕高家三兄弟,但是也用心写了几个女性的声音与悲剧,中间战乱插曲让琴别有反思、感悟与绝望,鸣凤之死打击了觉慧,梅之死让觉新成为弟弟们的反面教材,让弟弟们不愿重复悲剧。剑云的暗恋也让我感慨…… 对于觉新既是可惜又处处同情,对于觉慧既是肯定又处处反讽。微信读书上读的,评论里很多人说讨厌觉慧啊,因为觉慧的革命激情缺乏反思、关怀,而多嘲讽、少行动,让人感觉太年轻、不近人情,细想颇有类似鲁迅的反启蒙意味。而觉新则深陷种种痛苦中,少有人苛责。这些阅读现象也很值得思考。其实觉新处处忍耐就是害人害己,而觉慧也不是无情。 ps:巴金总共用了七次“贪婪”,两次是“贪婪地读”,剩下五次是“贪婪地看”,“贪婪”在巴金这里不是贬义,而是一种深情。
评分读到第15章 看完模仿红楼梦写的形同流水账似的大家庭的年夜饭之后很失望 本书第三章开始 “绅士旧家庭”啦反抗啦 设计的三对被旧制度注定谋杀的恋人就一股腦就兜了底 這種題旨如此外露 文采如此淺薄的作品也成了世界名著了
评分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十年之后的重读,感受百年前那群青年的家国情怀。还有,书中开篇兄弟俩雪夜归家的意象令人终生难忘。家,于我而言,回不去永远心生挂念的地方。
每一次读巴金的作品,都感到身心振奋,像是被一种激情包围着,震撼着。每一次重读《家》,仿佛置身于爱恨交叠的大家庭中,与那些热血青年共同经受那个时代的冲刷,而其中,大哥觉新是我最钟爱的形象,总是给人以十分真切的心灵触动。看多了对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懦弱的屈...
评分巴金一直是位朴素的作家,以其朴素平淡的语言往往蕴藏深刻含义,就是说言近旨远,巴金的形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反正一个很和蔼的作家,让人觉得很亲切,他的出现也让中国文坛填了一丝光彩。 《家》这部作品是巴金三部曲之一,里面的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丰富。主...
评分说出来可能所有人会笑话我,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深夜,我一丝睡意也无,看完巴金1931年写成的《家》,五次三番,泪流满面。 五次三番。 非常惭愧,做为文学普及作品《家》,我直至20岁才得以静下心来,从头至尾地读。 13岁的夏天曾打算读这本书,被妈妈制止。彼时我正忙于做小小飞...
评分说出来可能所有人会笑话我,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深夜,我一丝睡意也无,看完巴金1931年写成的《家》,五次三番,泪流满面。 五次三番。 非常惭愧,做为文学普及作品《家》,我直至20岁才得以静下心来,从头至尾地读。 13岁的夏天曾打算读这本书,被妈妈制止。彼时我正忙于做小小飞...
评分《家》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sorry,其实偶还没看完呢,才看到觉民逃婚那一段)。温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
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