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文学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政论、散文随笔以及文学评论,卷帙浩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 惨世界》及《九三年》等。
《悲惨世界》从19世纪3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1862年问世,前后经历了三十余年。这一时期正是法国的多事之秋,期间发生过多次革命,政权也在王权制和共和制之间来回变动,雨果的思想也随时代的变动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1862年最终出版的《悲惨世界》,与雨果酝酿这部小说的初衷有天壤之别。
主人公让·瓦让为免使姐姐的孩子挨饿,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刑,出狱后,一次意外事件使他彻底醒悟,从此立志从善。他改名为马德兰在一家工厂进行技改而致富,后又在当地兴办福利事业,造福一方,被选为市长,厂里一女工名叫芳蒂娜被欺骗生下一私生女珂赛特寄养在旬地。芳蒂娜惨死后,让·瓦让一直受到警棍雅韦尔追捕,在一次混战中雅韦尔被抓获并被叛死型,让·瓦让宽大为怀放走了他,起义失败,让·瓦让背负身受重伤的好青年马尤斯从下水道逃命,不期又遇到雅韦尔,让瓦让多年行善使雅韦尔陷入极度矛盾之中,最后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而他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尤斯的婚姻,最后在宽慰中离开了世界。
冉阿让,男,1770年左右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双亡,靠姐姐的抚养长大成人。25岁那年,他成为了一名树枝修建工,“代行父职,协助支撑家庭,回报姐姐的养育之恩。”如果一切正常,他将想很多同伴一样,每日辛勤劳动,“挣得25苏”的收入,养活姐姐一家。这样的日...
评分個人感覺,李丹、方于先生的譯本雖然入選了人文社的所謂“名著名譯”,但其翻譯質量并不是那麼盡如人意。雖然我不怎麼懂法語,沒看過原著,但通過和其他譯本的對比和一些常識性的知識,還是能發現一些問題。 暫舉一例: 書的第五部(冉阿讓)第一卷(四堵牆中間...
评分首先说明,我手中的版本是李丹、方于译的人文译本。上中下三册,共一千五百页左右。 其次,念大学时读过这本书,当时囫囵吞枣,匆匆忙忙翻过。这一次,是真心认真在读的。因此,自我感觉良好,心得颇多。 个人认为,你必须具备以下技能,才能开启思考模式,进入无障碍阅读状态...
评分从题目就看出来了,这个其实并不是书评,只是关于书中两个青年群体形象的一点感想罢了。 不过既然放在书评这里,还是先啰嗦几句,供准备读这部书的朋友参考一二。 1.这是我读过的做好的一部小说,没有之一。当然,我也非常欣赏我国的《红楼梦》,不过这两部小说实...
评分从题目就看出来了,这个其实并不是书评,只是关于书中两个青年群体形象的一点感想罢了。 不过既然放在书评这里,还是先啰嗦几句,供准备读这部书的朋友参考一二。 1.这是我读过的做好的一部小说,没有之一。当然,我也非常欣赏我国的《红楼梦》,不过这两部小说实...
看几遍哭几遍
评分看几遍哭几遍
评分第一本看的最有感觉的名著~~
评分2009.05.24-2009.08.04
评分我的最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