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国(上)

城乡中国(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公共经济学家等。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已出版作品有《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收入是一连串事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数网竞争》《产权与制度变迁》等。其中《货币的教训》与《论中国》和《乡关何处》同获2012年新浪年度十大好书。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周其仁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0969
丛书系列:城乡中国
图书标签:
  • 周其仁 
  • 经济学 
  • 城镇化 
  • 社会学 
  • 城市化 
  • 中国 
  • 经济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城乡中国》内容介绍: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

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中国发展中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都在城乡之间。周其仁教授在《城乡中国》中指出,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状况的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是搞不起来的。因此,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成为政府、大众、舆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问题。

5年来,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陆续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调查了中国很多地方城乡的情况,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将城乡之间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娓娓道来,试图增加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认识,找出沸沸扬扬的城镇化改革的症结,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分隔。也期望让更多的读者通过《城乡中国》了解和思考今日的中国和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和触发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很大。不过我们这个很大的国家,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块叫城市,另一块叫乡村。中国人口也很多,不过十数亿中国人,也仅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 这本书,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所以我也把他的开篇引用到这里。 在开篇的话里,周教授提到...  

评分

“中国很大。不过我们这个很大的国家,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块叫城市,另一块叫乡村。中国人口也很多,不过十数亿中国人,也仅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 这本书,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所以我也把他的开篇引用到这里。 在开篇的话里,周教授提到...  

评分

扯这篇的时候,我已经看了一半华生写的《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我原本的理解怕是有点偏差了。 偏差主要在拆迁赔付这一块儿。我在上篇中写的那个例子,是增减挂钩政策的第一次试验,卖地的收益,大部分落入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手上,而拆迁户只得到了极少部...  

评分

专栏合集,比较生动,对于土地制度的研究比较深入,感觉比较接地气。 p18 中国古代为了防止商人购买官僚集团的忠诚,而采用了重农轻商的策略。 p21 发达后的美国有更多的人力资源从直接生产部门转移到交易部门工作。后者通常聚集于城市,所以城市化率比工业化率有更快的提升。 ...  

评分

城乡中国 周其仁 2017 一、城市的功用 城市的起源是初级产品贸易的集市。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交易批量增长、交易半径延伸、交易复杂程度提高,需要集中更多的资本——人力以及非人力的——参与其中,当然也因此需要更为完备的对财产权利的保护,城市孕育而生。 施坚雅(G. W.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周其仁在经济类报刊上有关城乡内容的专栏文章的合集,值得已读,特别是学经济学课本的良好辅助读物。其中有个轶事,东京30多年前就说要采取措施减少聚集度,结果30多年后占日本人口比例还变大了。虽然说东京是圈,但只要城市的收益率比乡村高,又没有迁徙障碍,向城市流动是必然的人类本能。后面有篇文章介绍了中国户口制度的由来,为了给工业化提供低成本原材料和工业人口粮食,只能用公社模式强制农民种粮,而不是种经济作物或者进城,压低了粮价,低成本的实现了工业化。

评分

真的没有读懂,就记住了个城镇化

评分

初稿已经看过。历史部分说得清楚,好像就是面对面听讲一样。真好。

评分

13/9/7 梳理清楚不少中国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的基本问题,只是上半册。

评分

这是周其仁在经济类报刊上有关城乡内容的专栏文章的合集,值得已读,特别是学经济学课本的良好辅助读物。其中有个轶事,东京30多年前就说要采取措施减少聚集度,结果30多年后占日本人口比例还变大了。虽然说东京是圈,但只要城市的收益率比乡村高,又没有迁徙障碍,向城市流动是必然的人类本能。后面有篇文章介绍了中国户口制度的由来,为了给工业化提供低成本原材料和工业人口粮食,只能用公社模式强制农民种粮,而不是种经济作物或者进城,压低了粮价,低成本的实现了工业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