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195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毕业,曾历任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及东亚的宗教、思想和文学史。曾应邀任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获选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第一届Princeton Globar Scholar,并于2010-2012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1986)、《道教与中国文化》(1987)、《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1995;增订本,2008)、《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1)、《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2003)、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2005)、《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等。
《中国思想史(套装共3卷)》为《中国思想史》第二版。全书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该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也描述产生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以及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作者改变了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十九世纪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论者评此书“突破了以往描述观念的历史嬗变的思想史写法,试图从知识、思想与信仰三者的经纬交错中、从精英与世俗之间观念的互动中揭示中国文明构成及发展的复杂底蕴”。
从毕业的人群中我已能窥见自己一年后的情形。如果说我读研的一大遗憾,大抵就在于未听先生的话去做清水江文书,这使得三年未能恒守一个研究方向,而茫然自行摸索治学路径。而若说读研有一大收获,恰也正在于此,先生学问以义理、考据为旨,以涵咏心性为依归,正因没有入文书研...
评分【为了阿堵物,转发了下国学数典】 把这套150万字的东东翻完大概花了我一周,其中元旦假期这三天每天8小时+。之前一直想把这书过一遍,但没想到是这种急急忙忙的形式,因其毁掉难得的假期,自然多多少少生出些怨愤,于是乎就吐槽吧。 1. 此书《导论》谈思想史的写法,撩拨得人...
评分 评分1a 安克思密特曾经批评说,当代历史哲学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历史研究,而较少涉及历史的叙事性写作。在他看来,大致可以说,分析的历史哲学乃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历史哲学。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则是关于历史写作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在1960年代左右已经呈现出……越来...
评分这本书也是刚刚看到第二册,偶有所得,暂记于此。我并不是一个学者,虽然曾经想做一名学者。拿消遣的意味看这种理论书,别有滋味。第一册,关于方法论,我想我看到了作者的一些苦心。中国的政治学在文革的时候被取消,虽然大家批周公的时候,苦学了一些法家知识,但中国古代...
说多做少
评分早上起来看了一节,可以作为工具性的书翻阅。
评分研究思想史的人都不容易,把中国古今主要思想流派理了一遍。实体书句厚,放书柜里面装逼是不错的选择……
评分非常不错的导论书,但可能是因为篇幅有限,很多地方仍不免有些流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遗憾。导论卷《思想史的写法》当中有很多引人遐想的计划,可惜后面正文两卷还是没能充分的完成导论提出的任务。
评分非常不错的导论书,但可能是因为篇幅有限,很多地方仍不免有些流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遗憾。导论卷《思想史的写法》当中有很多引人遐想的计划,可惜后面正文两卷还是没能充分的完成导论提出的任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