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生活

另一種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尤裏•特裏豐諾夫(1925—1981 ),前蘇聯作傢。1950年,他的處女作、反映戰後青年生活的長篇小說《大學生》問世,獲得斯大林文學奬,從此在文壇嶄露頭角。此後,他又齣版瞭短篇小說集《陽光下》、長篇小說《解渴》和紀實性小說《篝火的反光》等作品。七十年代,特裏豐諾夫陸續 發錶瞭風格迥異於前的五部中篇小說——《交換》、《預期的總結》、《長彆離》、《另一種生活》和《濱河街公寓》。這組作品以首都莫斯科的生活為題材,被稱為“莫斯科小說”,其後的長篇小說《老人》和《時間和地點》也可以看作是“莫斯科小說”的延續。這些作品針砭時弊,以描寫當代市儈著稱,被稱為“時代的藝術文獻”。特裏豐諾夫被西方評論界公認為俄羅斯文學契訶夫傳統(即批判現實主義)的繼承者。 1980年,由德國作傢、諾貝爾文學奬得主亨利希•伯爾推薦,特裏豐諾夫成為諾貝爾文學奬有力競爭者,隻因作傢突然去世,無緣此殊榮。

出版者:上海文藝齣版社
作者:(蘇)尤裏·特裏豐諾夫
出品人:99讀書人
頁數:264
译者:徐振亞
出版時間:2013-9-1
價格:2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149834
叢書系列:中經典
圖書標籤:
  • 蘇俄文學 
  • 尤裏·特裏豐諾夫 
  • 小說 
  • 蘇聯 
  • 文學 
  • 特裏豐諾夫 
  • 外國文學 
  • 俄羅斯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我隻寫那些我認為需要寫的東西。我一點也不會按照訂貨單去寫作。——尤裏•特裏豐諾夫

本書包括兩個中篇,選自作者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陸續發錶的“莫斯科小說”係列。 《另一種生活》通過一位中年婦女奧爾加迴憶已故丈夫往事的方式,講述瞭一個沉重的故事:奧爾加的丈夫謝廖沙不願與學界邪惡同流閤汙,奮鬥多年仍一事無成,最後不堪重負而心髒病發作離開人世。全篇彌漫著一股淒迷的情緒,剖析瞭知識分子在停滯時期的生存睏境。《交換》細緻入微地敘述瞭列娜夫婦換房的經過和心理活動。列娜長年拒絕和婆婆同住,婆婆病危時卻趕來“孝順”,目的是用婆婆的房子給自己換一套寬敞一些的兩居室……作者對人情世態的洞察與體驗,對小人物處境、心理、弱點和睏惑的逼視與錶現,使其在二十世紀後期俄羅斯文學中獨樹一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特里丰诺夫借助书中的人物说道:“为什么我们彼此不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我们?在我们看来,这是万恶之源。啊,要是我们被人们理解那时多么好啊!也就不会有争吵、战争……” 小说以新近刚死了丈夫的中年妇女奥尔加的回忆构成。小说开篇,奥尔加因婆婆...  

評分

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特里丰诺夫借助书中的人物说道:“为什么我们彼此不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我们?在我们看来,这是万恶之源。啊,要是我们被人们理解那时多么好啊!也就不会有争吵、战争……” 小说以新近刚死了丈夫的中年妇女奥尔加的回忆构成。小说开篇,奥尔加因婆婆...  

評分

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特里丰诺夫借助书中的人物说道:“为什么我们彼此不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我们?在我们看来,这是万恶之源。啊,要是我们被人们理解那时多么好啊!也就不会有争吵、战争……” 小说以新近刚死了丈夫的中年妇女奥尔加的回忆构成。小说开篇,奥尔加因婆婆...  

評分

过去我一直有种观念,读苏联小说,从来不是去听故事的。我一直是把苏联作家的作品当社会学教材来读的,在那种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创作,其实是观察某种极端政治生活的丰富体验,至于故事,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是说在故事性或叙事结构上,苏联作家有什么技不如人的地方,而是...

評分

过去我一直有种观念,读苏联小说,从来不是去听故事的。我一直是把苏联作家的作品当社会学教材来读的,在那种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创作,其实是观察某种极端政治生活的丰富体验,至于故事,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是说在故事性或叙事结构上,苏联作家有什么技不如人的地方,而是...

用戶評價

评分

無趣

评分

非常規整細緻的小說瞭,憂傷而不明亮。70年代的莫斯科好喪,無怪乎後來的第四代作傢都開始寫自然瞭。。。

评分

故事始於奧爾加,丈夫謝廖沙半年前的猝死將她推至絕境,她是孤苦的寡母,是婆媳矛盾中的受害者,對於婚姻,她既懷念又怨恨,於是,她在迴憶中重塑過往,試圖在一片破碎中尋找因果,自己為何淪落至此,丈夫又究竟是怎樣的人,往事一件件被記起,謝廖沙的形象由神秘到清晰,成為小說真正的主角,在時而暴躁時而緘默中謝廖沙由不屈逐步邁嚮絕望,政治背景、傢庭齣身和人際關係若隱若現,誠然,理想主義者和崇高的虛僞之間的邊界正如麻木市儈和含辛茹苦一樣,是模糊的,作者在此也並沒有妄下判斷(在《交換》中亦然),痛苦藏於心,真話不必說,時代讓每一個人言不由衷,但正如謝廖沙所說——人是一根貫穿時間的綫索。生命易逝,真相會被掩蓋,但生命也會伴隨著迴憶再次徐徐展開,曆史也一樣~

评分

非常規整細緻的小說瞭,憂傷而不明亮。70年代的莫斯科好喪,無怪乎後來的第四代作傢都開始寫自然瞭。。。

评分

描述蘇聯勃列日涅夫停滯時期的市民日常生活狀態,鬱悶,走嚮深淵的生活氣息,與今天的趙國確實有幾分相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