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1951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和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2卷)》共介绍了包括卢梭、席勒、柏格森、德日进、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马塞尔、海德格尔、加缪等十二位西方哲学大家。作者将哲学家归类融合,划为心灵的曙光、境界的向往、爱智的趣味三大部分,由大哲学家的思想、时代背景介绍起,兼有学术的细致品评及深入浅出的人物经历叙述。读起来犹如亲自聆听傅教授循循善诱的精彩讲解。
书很不错,傅的文笔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容易让人理解~ 只是这本书,更像是哲学入门书,与人生的关系在哪里呢~ 至少我现在还没有读到~~
评分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有着很多本质的不同,看看西方哲学家的观念,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评分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有着很多本质的不同,看看西方哲学家的观念,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评分大多数人都会对哲学产生一种印象:枯燥、高深、形而上学,等等。认为哲学只是对那些在高等学府里苦读哲学系的人有意义。然而这种想法在近年来似乎有所转变。大量的励志图书及讲座广受人们欢迎,证实这一时代需要向上、改变的精神。傅佩荣教授两卷本的《西方哲学与人生》以哲...
评分第二卷以“自然的魅力”、“理性的庄严”、“自我的意义”三个主题包括一共12位哲学家,这些主题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席勒认为:美的作用就是:通过审美生活再把由于人进入感性的或理性的被规定状态而失去的人性,重新恢复起来,美是第二创造者。很同意这个观点。很多年前读过...
备课书本之二。非常好,有内容也让学生易懂。
评分在大致了解十八世纪后这十余位西方哲学大家的理论体系后 反观自己若干年前进行的“哲学”思考 几乎大部分都停留在了方法论的层面上 形而上一词 在大陆的基础教育话语体系里 居然被排斥到了一个贬义词的地步 而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的内在与外在关系 都是哲学应当加以讨论的基本问题 傅佩荣先生讲到的 心物二元与身心二元 这两个出发点 也涵盖了这本书中大部分哲学家思考的出发点 绝不可能仅仅是谁决定谁这样简单的问题 这本书向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户 引导着我从这些出发点 沿着先哲阐释世界与人类种种关系的一条条脉络 进行反复的思考 抛开上帝的存在 似乎书中大部分人的理论体系都难以完整 一个超越自然的存在 也被作者所认同
评分精简而实用,讲的也比较详细,哲学启蒙书
评分空虚之后是什么?是更大的空虚。哲学不是答案,是修习的过程。黑塞之后,加缪——我最喜欢的思想家!
评分精简而实用,讲的也比较详细,哲学启蒙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