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珂(1916—2001),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1946年,任職颱灣省編譯館,開始係統化地研究中國神話。到1949年迴到四川,繼續從事文學暨神話學的研究;1978年調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1984年擔任中國神話學會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頗豐。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齣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係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瞭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之後,袁珂先生先後撰寫瞭《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閤著)等20多部著作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袁珂先生的多數著作在香港、颱灣均多次重印,並且被翻譯成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語言。其作品還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入選學校課本。
鬼节,一篇《中国国家地理》公众号推送的介绍妖鬼文化的文章,又勾起我对《山海经》和中国神话的兴趣。对于我国的神话故事,总觉得自己略知一二,却又模模糊糊,说不清来龙去脉。像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一个个都是零散独立的故事,前后不连续,甚至彼...
評分文/宝木笑 我导师是个“老愤青”,家里也无所谓装修,客厅、书房、卧室四面墙全是看着摇摇欲坠的书架子,地上也都是些书,师母前年想买个跑步机直到今天也没找到合适安放的地方。“食古不化”的老头儿每每想到寄予厚望的我们这一级的学生里当年竟没一个想继续读博的,就会在...
評分我们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楚辞•天问》里有一个没头没脑的诘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但凡读过几年义务教育,会用汉语写字的中国人,多多少少都知道点“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据说始祖女娲用手捏出人类的祖先,死后躯干化为山岳川河,泽被后世。《山海经》记...
評分过年的时候朋友们ktv聚会,我点了一首苏阳的《贺兰山下》来唱,听惯了流行歌曲的朋友,乍一听豪迈、辽阔的西北民谣,竟都好像被颠覆了人生观一样,全都乐不可支、哈哈大笑开来,把这首带有一些陕甘民族唱腔的歌曲当成了一个笑话来看。我一下子感到了悲观,本想接着点一首赵...
評分从友邻处前来补标,火车上用手机敲的。此书是以前给小朋友讲古代神话时用过的主要参考书。没想到豆瓣上评分这么高,从学术角度看的话可能名不副实。 短评中屡屡称言的“考据”二字,我不敢苟同,因为此书的写作过程不是“考据”,而是“拼接”:不是“正向”给神话故事中的每个...
補錄
评分讀神話傳說確實比正史有意思,古人想象力真豐富,不過有些橋段放到現在魔幻劇也有些狗血啊。裏麵的名字很多挺有意思的,妹喜、伍子胥、公冶長等,現代地名與古時傳說有很大淵源。
评分伏羲女媧破開長滿牙齒的葫蘆的畫麵絕對是童年陰影。
评分這個版本是最好最全的,也是最老的。有意思的是類似的書,隨著時間流逝,收集而來的資料應該更多纔對,然而新齣版的打著袁珂先生名字的,居然無一能比得上這個版本,令人無話可說。
评分這個版本是最好最全的,也是最老的。有意思的是類似的書,隨著時間流逝,收集而來的資料應該更多纔對,然而新齣版的打著袁珂先生名字的,居然無一能比得上這個版本,令人無話可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