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腊到波斯尼亚,由伊斯坦布尔至萨拉热窝,巴尔干这块一向被战火蹂躏的区域,遍布多少激烈冲突留下的伤痕?究竟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
巴尔干历史专家马克·马佐尔在这本书里,提供了简洁但精采的观察。他让我们摆脱刻板的印象,透过形形色色此地居民的声音,认识罗马时代以来巴尔干的日常生活。在僧侣和农民、盗贼和旅人、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的身上,我们将发现左右巴尔干人民生死的那股深沉力量。
马克·马佐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教于伦敦大学、萨塞克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专长为巴尔干史、希腊史和20世纪欧洲史,是世界公认的巴尔干历史专家。
公元330年 君士坦丁堡建立。 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 6世纪至7世纪 斯拉夫人入侵和定居。 865年 保加利亚人接受基督教。 1071年 曼齐克特(Manzikert)战役:塞尔柱土耳其人征服安那托利亚。 1204年 君士坦丁堡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遭洗劫。 1243年 蒙古人击败塞尔柱土耳其人。 1...
评分 评分前言: 巴尔干以前不叫巴尔干,而是“鲁米利亚”。换名字的理由,其实跟为什么要换朝代名是一个道理——割裂开人们对旧一个时代的感情,方便统治。这里由于山脉多,地形不好,直到19世纪初都还没有完备的地图。欧洲人干脆把整个“多瑙河以南”地区称为“希腊半岛”(因为其他的...
评分 评分巴尔干人是农民,上层都是土耳其人和外国人,所以民主主义起义较多。而且以前只有宗教概念,没有民族概念,人们普遍用希腊语。奥斯曼时期其实是土耳其和斯拉夫人共治,巴尔干农民较好。后来资本主义来了,较差。后来受奥斯曼压迫加上西欧革命影响,民族自觉,反对希腊化。保加...
装帧精美,好歹是获普利策奖的历史散文
评分之前读过同系列的《德意志》,觉得很不错,所以读了这一本。感觉比起《德意志》来还是学术了一点,字也变小了,读起来有点吃力。配图很多,纵贯古今的观点,果然还是一系列一脉相承的。
评分只能做补充知识用
评分原版书名为《The Balkans:A Short History》,译者把副标题取名为《被误解的“欧洲火药库”》,“以新的角度来看巴尔干,而不是透过我们长久习惯的‘巴尔干棱镜’看到的曲折面目”,正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评分所谓被误解难道仅仅是“巴尔干”这个名称是晚近之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