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耶鲁大学政治科学和人类学斯特林教授、农业研究计划主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其研究兴趣包括政治经济学、无政府主义、意识形态、农民政治学、革命、东南亚和阶级关系等。主要著作包括《马来西亚的政治意识形态》(1968)、《比较政治腐败》(1972)、《农民的道义经济学》(1976)、《弱者的武器》(1986)、《统治与抵抗的艺术》(1992)等。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詹姆斯·C·斯科特
出品人:
页数:325
译者:程立显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8393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人类学 
  • 政治学 
  • 斯科特 
  • 东南亚 
  • 农民 
  • 道义经济 
  • 经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是美国著名学者、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于1976年出版的有关农民问题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斯科特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特色。

作者在书中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随后,作者从东南亚的缅甸和越南农业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特别是农民的反叛和起义入手,探究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巨大冲击。作者据此认为,贫困本身并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农业商品化和官僚国家的发展所催生的租佃和税收制度,侵犯了农民生存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公正感,迫使农民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是一部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地考察农民生存和反叛问题的力作,它对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农民问题,都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题目是阅罢全书后的综合感想,不妨采取剥离稀释的方法来将提炼的感想发散开来,去解述本书。 “郎情妾意”的香艳是我故弄玄虚,只想借用来表达双方互动关系的主观认定和满意,以及对彼此所分担的权利义务的清晰而模糊的默契。“剥削”在此是个中性词,因为某些学说理论对某些...  

评分

光阴荏苒。转瞬间,案头摆上来自大洋彼岸的本书英文版的复印件,快满十个月光景了。此时此刻的心情,大概如同怀胎十月的待产妇期待婴儿啼哭般的兴奋与急切。老实说,完成这部译稿后盼望其早日付梓面世的心情,比以往同类情境下的同样心情要迫切得多。大半年来艰辛忙碌的结果,...  

评分

一、本书的论点、论据和主要内容 作者把生存伦理(生存伦理是生活在边缘地带的结果[1])置于农民活动的中心,主要论点是:传统乡村的农民有自己的生存伦理,相关的社会安排和经济安排是从生存伦理出发而构建的,这些也构成了传统农民的有关社会公正的道德价值观念。书中的主要...  

评分

题目是阅罢全书后的综合感想,不妨采取剥离稀释的方法来将提炼的感想发散开来,去解述本书。 “郎情妾意”的香艳是我故弄玄虚,只想借用来表达双方互动关系的主观认定和满意,以及对彼此所分担的权利义务的清晰而模糊的默契。“剥削”在此是个中性词,因为某些学说理论对某些...  

用户评价

评分

着重讨论了东南亚农民的农业收入、税收和地租等问题。在书中讨论的核心是农民基于生生存目的而建立起得的道义模式。这种道义模式包括:互惠的行为规范、生存的基本需求稳定与安全的保障,以及建基于道义模式上的村庄共同体,以及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剥削”关系。

评分

和赖特提出来的封建、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类型划分一致,但是理论路径完全不一样。感觉这里的剥削概念提得要比赖特靠谱。讲农民的抗争是基于道德义愤而不只是物质利益真是深合我心。虽然这么比较不公平,但是写同样题材,要比江村经济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以及为什么这本书竟然不附上英文的reference!

评分

在我看来,斯科特更关注“从身份到契约”这一历史进步叙事的阴暗面,特别是,东亚村庄中这一进程被高度压缩而推进时,带来的后果更具灾难性。

评分

完善的因果推论。

评分

[1901]补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