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中国近代史 民国 历史 宪政 国会 民主 近代史 叶曙明
发表于2025-02-02
国会现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品看点
▲100年来最好看最完整的北洋国会历史
▲总统之争、派系厮杀、贿选丑闻、外交之辱,再现中国首次民主转型的阵痛
▲余世存、马勇、解玺璋等著名学者隆重推荐
◎内容简介
1911年,辛亥风云突变,告别帝制中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当此时,开国会、立宪法、建立共和政体,成为举国上下的最大诉求。仿佛国会一开,即可中华崛起。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中华民国,政制的枢纽在于国会。以梁启超、宋教仁为首的议员,在国会上选总统、制宪法、监督政府、弹劾官员,距离一个宪政民主的中国,仿佛只有一步之遥。
历史的吊诡,恰在瞬息之间。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兴起、曹锟贿选,一波紧随一波,国会三度解散,议员四处流散,十年制不出一部宪法。
本书生动、真实地再现1911-1928这段国会历史,探寻现代中国的首次民主转型,如何从万众期待之中,跌入万劫不复之境。
叶曙明,作家,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成绩斐然。
著有《大变局:1911》《重返五四现场》《中国1927•谁主沉浮》《草莽中国》等。
书好看,但是作者立场偏颇不客观,避重就轻,预选结论而选择性评判,高度不够,主观随意显得评判标准不统一。只管州官放火,不准大炮点灯。军阀割据、国外势力避而不谈,不是作者幼稚,实为做惊人之语故意为之。“百年后的任何一个蠢蛋,都能以先驱为消遣,杜撰各种关于他们的谬见”真实不虚啊。
评分中国人曾经离民主那么近,却因为军阀,流氓革命者,政党之争等流弊而渐行渐远。说到底,不是因为民智未开,是大部分执政者还没有接受过职业政治的熏陶,民主社会执政者被监督,军政训政社会民众一举一动被监督。民主是一条漫漫长路,但我坚信,这是大势所趋。即便现在我看不到,我老了看不到,总有一天,它会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的。
评分极具现场感的一本书,作者为孙文祛魅,同时充分肯定了徐世昌、宋教仁这样的经理人式政治领袖,这几年“民国”很热。ps 没有“政治素养”,读起来真吃力
评分梳理得还行,亦可读,偶有所见。黑孙文黑得好。但总体见识不行,分析欠佳。
评分一本书,至于评论的这么矫情吗?
【政治就是开会】 非常感谢冯俊文先生给我寄来《国会现场》,全书用精炼的笔墨记录了现代中国的首次民主转型的阵痛与失败。 如今的中国图书市场上,民国史几乎成为历史的代名词。近代史(晚清和民国)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有其深层次的普遍社会焦虑。 可以说,无数良知未泯,...
评分所谓的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们也不过是一群披着宪政民主外衣的精分,一个个脾气爆裂,精神亢奋,一言不合,就暗杀、造反、起兵,一副真理在我,其他人都是异端的狂态。这样的群体被某组织干掉,只不过应了那句“恶人还要恶人治”的真理。 在一群狂躁的精分群体里,宋教仁就是那个异...
评分过去在学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从辛亥革命后十来年的历史总是显得影影绰绰,往前还有清政府这条主线和鸦片战争后给人读了添堵的历史;往后,则是国共两党历史线索明晰,经过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事件进入当代史。独独中间这段,给人的感觉就是模糊,但是又感觉很乱,而且似乎丑...
评分大约去年11月份,我的工作邮箱里收到了同事饶佳荣发来的邮件,大意是满怀期待格外看好地希望由我来接手编辑叶曙明老师的新书。至今,我依然感谢他把这么好的书稿交给我打理。 进入出版这个行当以来,就我自己本身的性格而言,对于不感兴趣的选题,如果不是有着迫...
评分大约去年11月份,我的工作邮箱里收到了同事饶佳荣发来的邮件,大意是满怀期待格外看好地希望由我来接手编辑叶曙明老师的新书。至今,我依然感谢他把这么好的书稿交给我打理。 进入出版这个行当以来,就我自己本身的性格而言,对于不感兴趣的选题,如果不是有着迫...
国会现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