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黃昏

紫禁城的黃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莊士敦,1874年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原名雷金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1898年,作為一名東方見習生被派往香港。從此,莊士敦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工作生活瞭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開始瞭“帝師”生涯。莊士敦是中國幾韆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

莊士敦是一個漢學功力深厚、具有學者素養的人,他廣獵經史子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與飲茶之道。撰寫瞭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著,如《佛教徒在中國》、《威海衛獅龍共存》、《儒教與近代中國》等。但令其聲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齣版的這本《紫禁城的黃昏》。

莊士敦不僅對溥儀竭誠盡忠,也為古老的皇宮帶來瞭新的氣息,深受溥儀崇敬。但在大量中國文獻中,都不約而同將他寫成西方文化的代錶,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鋒,甚至說莊士敦教英文是假,實際上是小朝廷與英國使館的聯絡人,是英國特務。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一心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1938年,莊士敦去世,終身未娶。

出版者:求實齣版社
作者:莊士敦
出品人:
頁數:365
译者:陳時偉
出版時間:1989.3
價格:5.60
裝幀:
isbn號碼:978780033095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迴憶錄 
  • 紫禁城的黃昏 
  • 莊士敦 
  • 清朝 
  • 近代史 
  • 傳記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根據Victor Gollancz Ltd 1934年版翻譯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夕阳迟暮,总会带着点让人忧郁的充满悲剧的凄美。 紫禁城作为皇权的象征,跟着大时代的脚步,慢慢褪去了它的神秘,物在人空,见证着这风云诡谲的变化。 作为曾经的帝师,庄是很多资料的第一手见证人,但有些地方的个中细节也只是一笔带过。成书时,还是30年代,很多人健在,文...  

評分

評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宣告终结;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率军逼宫,溥仪被迫迁离紫禁城。历史的组织形式从来不单凭某个时间点的质变、某个冰冷决绝的断裂。在这间隔的13年间,落幕的清王朝远未终结,它纠缠着易代生民的鲜活日常向前铺展,并时时由变幻风云的缝隙...  

評分

这两天读了《紫禁城的黄昏》,最大感受是技术改革很容易,而思想改革任重道远。大清灭亡后,溥仪一直想复辟,袁世凯成大总统后想的也是复辟。人人都有皇帝梦。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清朝的统治弊端就完全暴露出来,用茅海建的话讲就是:急需近代化。军事上用先进的武器,政治...

評分

翻译的实在太差了,有些地方没译到就算了,但有些实在没法忍,翻出来的逻辑完全就不对。下面我就选择问题比较严重的。大家做个参考 1The fear and hate with which he and his writings filled the orthodox and "respectable" members of the Han Chinese and Manchu official...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挺不錯的,除瞭把永樂皇帝誤稱作神宗這類錯誤以外,本書還是是值得一讀的

评分

作於1934年。莊士敦寫這個題材,得說相得益彰,莊在此書中擁帝立場明確,一手記錄多有新知,二手記錄多無意外也存少量訛誤,處處是對時人時事評價,慨嘆之情明瞭。莊在華30餘年,於1919(溥儀14歲)-1924在紫禁城為帝師,按溥儀在此書《禦製序文》中所言“莊士敦前後從予於北京、天津之間者約十三年,中更患難。倉皇顛沛之際,唯莊士敦知之最詳,今乃能秉筆記其所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前十章,莊從1898年戊戌政變敘起,慈禧、光緒、袁世凱以緻張勛,材料多為搜集,議論性內容頗多,對光緒及隨後溥儀充滿同情,對前人失誤以緻溥儀帝位喪失持哀嘆。十章之後,是自己做帝師之後所見所感,從見溥儀之初的印象、學習生活婚姻的記錄、紫禁城皇室內務府以及來往人事的記錄、以緻24年被逐,相當豐實,可謂本書最大價值處。

评分

看瞭《末代皇帝》再來看這本書就很有畫麵感,喜歡莊士敦站在第三者立場的分析。

评分

如果能夠保全清帝,那麼可能就沒有瞭外濛、西藏的問題。馮玉祥真混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