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轮下》是作者的早期作品。
小说叙述的故事是:主人公汉斯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大家视为神童。他被送入一个神学院学习,受大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功名心切,在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拼命学习,没有半点空闲,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学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为学校不容;而汉斯觉得只有赫尔曼才是知己。汉斯用功过度,身体衰弱,成绩倒退;学校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学校开除,汉斯更感孤单,不时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之后得了神经衰弱症,使他无法继续学业,只得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
这是一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被认为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在轮下》,黑塞的自传体小说。两天时间读下来,重新体会到已经被时光刷白了的淡淡的悲伤。也许是大众化的悲伤。只要经历过黑色七月(如今是黑色六月了吧)的人们,或多或少都能从小说中窥见自己的影子,无奈,疲惫,迷惘,还有苍白的侥幸。 最初接触黑塞,是《玻璃球游戏》。...
评分在轮下 我从来都不觉得那东西是在讽刺所谓“资本主义腐朽的教育制度”。而且在我看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也不比资本主义好多少。虽然能看出来,那前言写在1982,也不得不这么写。 嘛,实话说吧,有几个人还觉得中国教育制度是合理的? 被折磨了这么多年,终于进了大学...
评分《反追逐的<在轮下>----张寻一笔记0001》 20110723 我还是想说,有些书在不同的年纪看的话,感受差别我是能想见的。大致因为那些书尚追逐,追逐一个英雄或美人的梦幻,追逐愉快和玄奇,追逐方法,追逐宏大叙事和不同时间跨度内的道理,等。 若是实在的...
评分在轮下 我从来都不觉得那东西是在讽刺所谓“资本主义腐朽的教育制度”。而且在我看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也不比资本主义好多少。虽然能看出来,那前言写在1982,也不得不这么写。 嘛,实话说吧,有几个人还觉得中国教育制度是合理的? 被折磨了这么多年,终于进了大学...
评分没有灵魂的奋斗,野蛮的虚荣心(发展于父亲,学校)给了汉斯一个奋斗的目标,给了他一个价值体系,他的追求,他的骄傲,全部发展于此,当遭遇强烈冲击(赫尔曼)时,显得不堪一击,迷茫而脆弱,当面对考验时,毫无准备,失去平衡,虚荣心和功利心只能在物质世界疯狂运作时,如吗啡般给人麻醉,而当...
环境强大到真的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和灵魂
评分怪我没认真读。非同志情节还附赠一个吻,真地道。
评分不是这个版本,不过要跟凡尘一致嘛!所以嘿~这是个读完让人不太舒服的故事,在猜哪些地方是你的影子。
评分哪里是友情,要知道这世间大多数基友都还成不了初吻对象好么。深深怀疑ヘルマン黑塞因为一想到后续情节的可能性根本把持不住所以就一笔把主角给写死了,妈的欺骗感情,还以为最后主题会是“性欲将迷途少年拉回世俗热烈的生活”。。一夜没睡看到这种结局,立刻发奋学了几个德语脏字隔空骂了过去。
评分假以时日,你我终将倾覆在轮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