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198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係,1989—1993年間在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建築係做建築理論研究工作,獲建築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係(1997—2004年),現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建築研究所所長。多次獲各類國際奬項,其中,主持設計麗江玉湖完小獲:亞洲建協建築金奬,聯閤國教科文文化保護創新奬(2005年),英國“建築迴顧”二等奬,美國“建築實錄”中國建築奬最佳公共建築奬及美國環境設計與研究協會年度最佳設計奬;2001年獲美國注冊建築師協會教師奬,2000年獲英國皇傢建築師協會主席奬,優秀教師奬。研究領域包括文化理論、美學、建築曆史與理論,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近三十篇,發錶學術專著3本。
楊茳善 2000年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係,2002—2005年間在該校做建築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並獲建築學博士學位,曾受邀成為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建築係的訪問學者(2004年)。此前,曾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淡馬锡理工學院,並且富有廣泛的教學以及專業經驗。多次與考古學傢閤作,參與新加坡多項建築設計、修復與保護工程。1999年獲首屆曹氏基金樂齡設計奬,嗣後受李曉東的諄諄教導,更以師為友,以友為師;師友並稱,閤作緊密,獲各類國際奬項。
《中國空間》旨在研究中國傳統空間觀以精神上的空間構想來指導物質實體,並探求其潛在的論證機製。我們看待空間尚存許多疑點,尤其對於空間概念混淆不清。更由於文化的差異,這些疑點顯得愈加撲朔迷離。我們今天的空間觀,很大程度上已頗受西方觀念的影響。一言以蔽之,西方的空間觀強調有形駕馭無形;而中國的空間觀則以無形喻示有形。中國傳統建築的空間往往經由暗示或寓言化來體現。考察空間概念的沿革,將促使我們深入地反思。首先,“有形”與“無形”相映生輝的魅力。怎樣能夠使我們以新視角體驗自身在空間中的存在?其次,如何通過感知(印象)觀念(錶達)來體現建築實體(有形)和社會文化內涵(無形)之間的對話關係?
起初以为这本书是在讲述中国建筑的空间观,没想到在书中以建筑空间为论题只占了全书篇章的1/9。.在其他几个篇章中,作者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阐述,涉及哲学、戏剧、文学等等一系列层面。从而在宏观上对中国空间的认识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 PS:全书行文逻辑虽严丝合缝,...
評分起初以为这本书是在讲述中国建筑的空间观,没想到在书中以建筑空间为论题只占了全书篇章的1/9。.在其他几个篇章中,作者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阐述,涉及哲学、戏剧、文学等等一系列层面。从而在宏观上对中国空间的认识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 PS:全书行文逻辑虽严丝合缝,...
評分起初以为这本书是在讲述中国建筑的空间观,没想到在书中以建筑空间为论题只占了全书篇章的1/9。.在其他几个篇章中,作者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阐述,涉及哲学、戏剧、文学等等一系列层面。从而在宏观上对中国空间的认识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 PS:全书行文逻辑虽严丝合缝,...
評分起初以为这本书是在讲述中国建筑的空间观,没想到在书中以建筑空间为论题只占了全书篇章的1/9。.在其他几个篇章中,作者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阐述,涉及哲学、戏剧、文学等等一系列层面。从而在宏观上对中国空间的认识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 PS:全书行文逻辑虽严丝合缝,...
評分起初以为这本书是在讲述中国建筑的空间观,没想到在书中以建筑空间为论题只占了全书篇章的1/9。.在其他几个篇章中,作者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阐述,涉及哲学、戏剧、文学等等一系列层面。从而在宏观上对中国空间的认识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 PS:全书行文逻辑虽严丝合缝,...
真的是花時間寫齣來的好書,雖然我還沒看透,但是每個文字都有意義。好文,不長,極力推薦
评分真的是花時間寫齣來的好書,雖然我還沒看透,但是每個文字都有意義。好文,不長,極力推薦
评分四五八章還值得一讀,其他乏善可陳
评分覺得可能在現在這種階段 讀理論性這麼強的書幫助不大吧
评分有英文對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