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作者:李音等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4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509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李云迪 
  • 传记 
  • 钢琴 
  • 音乐 
  • 钢琴神话 
  • 人物传记 
  • 古典乐 
  • 人物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00年,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打破首奖连续空缺两届的局面,成为开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和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此后,他留学德国继续深造,并成为第一位签约DGH昌片公司的中国钢琴家,迄今已录制发行七张CD和一张DVD。 2001年,李云迪便开始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成为世界各大音乐厅、音乐节争相邀请的宠儿。与他合作过的交响乐团包括:柏林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等国际一流乐团;与他合作过的指挥有小泽征尔、列文、普莱特涅夫等音乐大师。 如今,李云迪被西方媒体誉为继波利尼、阿格里奇、齐默尔曼等钢琴大师之后的“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钢琴演奏家中最受推崇的东方钢琴家之一。 李云迪是中国制造的钢琴神话,在获奖之前,一直在四川和深圳接受钢琴教育:他四岁学习手风琴,七岁改学钢琴。最初的启蒙教师没有一位名师,甚至还有钢琴名家说他的手太小,认为练下去没多少前途。他也并非出生于音乐世家。 一切的一切都让李云迪和未来的钢琴大师挂不上钩,然而他却以超常的音乐领悟力,坚持不懈的全家努力与付出,以及默默无闻但明智优秀的老师们的悉心培养,在多种社会资源的支持下脱颖而出。 他的成长让人们看到:在中国,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凭着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凭着李云迪自身的刻苦,终于成就了西洋古典音乐的中国神话。 中国有2000万琴童,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以从李云迪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借鉴:你不一定要成为钢琴大师,但你应该成为一个自信、坚持、活出自我、精彩、乐观的人。 本书作者是李云迪及其家人首次认可的传记撰写人,掌握了许多过去从未披露的材料和图片,从音乐和励志的角度阐述了一个成功者的成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没有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行为,只有必要的严厉和行为管理万式。相信许多家长和孩子能从其中获得启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前言 感谢这本书。作者对古典音乐(钢琴类)的讲解,甚至超越了《钢琴欣赏十八讲》《古典音乐一本通》等书。读过它,以后听到李云迪,就不会再只想到肖邦或者是王力宏了。真心将这本书推荐给热爱钢琴的乐迷、家有琴童的父母或者是我这样的老琴童。这本书能让你学会品读钢琴作...  

评分

看题目似乎是很深刻内涵,但实际上,我对他知之甚少 起初关注他,说起来很好笑,但是唯一的印象便是教科书里那个被老师打击过的钢琴家,我佩服他的坚持和勇气,在我倍受打击的小学时代,打心眼里的佩服,或许那时候除了张良他是第一个。 这本书到底如何让我不好评价,但我真正...  

评分

看题目似乎是很深刻内涵,但实际上,我对他知之甚少 起初关注他,说起来很好笑,但是唯一的印象便是教科书里那个被老师打击过的钢琴家,我佩服他的坚持和勇气,在我倍受打击的小学时代,打心眼里的佩服,或许那时候除了张良他是第一个。 这本书到底如何让我不好评价,但我真正...  

评分

听一位老师说,李云迪和朗朗也不过如此,应该是说这个商业及宣传的社会造就了李云迪和朗朗。这位老师还给我介绍了一位他所认识的默默无闻的钢琴家。问他,为什么这位钢琴家没红,他说因为他是个“娘娘腔”。 那李云迪到底有多神话,我想要看了才知道吧。有机会拜读一下。

评分

听一位老师说,李云迪和朗朗也不过如此,应该是说这个商业及宣传的社会造就了李云迪和朗朗。这位老师还给我介绍了一位他所认识的默默无闻的钢琴家。问他,为什么这位钢琴家没红,他说因为他是个“娘娘腔”。 那李云迪到底有多神话,我想要看了才知道吧。有机会拜读一下。

用户评价

评分

不理解为什么他不在意谣言和比较的人可以从这本说是自传更像访谈实录的书里找到答案。“对于外界给予我的褒贬,我非常感谢,但是请原谅,使我动用精力的永远只有音乐。”一切不过这么简单而已。不得不矫情地说一句,能与未来的大师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真是幸运。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门外汉去聆听了解古典音乐,算是一个艺术家无心插柳的收获。谈吐,气质,对音乐和艺术的理解,清醒和淡定,有时候根本不相信他才三十岁不到。我一向敬仰深爱自己的事业并且能坚持下去的人,头像君和教授都是如此。这不是琴童家长会喜欢的书籍,因为完全没有借鉴的可能性。天赋和热爱都是不能强求的。其实相比于这本书,我更想看他200年后的传记。一向痛恨传记的我看得如此津津有味,这就是脑残粉的力量啊...

评分

不理解为什么他不在意谣言和比较的人可以从这本说是自传更像访谈实录的书里找到答案。“对于外界给予我的褒贬,我非常感谢,但是请原谅,使我动用精力的永远只有音乐。”一切不过这么简单而已。不得不矫情地说一句,能与未来的大师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真是幸运。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门外汉去聆听了解古典音乐,算是一个艺术家无心插柳的收获。谈吐,气质,对音乐和艺术的理解,清醒和淡定,有时候根本不相信他才三十岁不到。我一向敬仰深爱自己的事业并且能坚持下去的人,头像君和教授都是如此。这不是琴童家长会喜欢的书籍,因为完全没有借鉴的可能性。天赋和热爱都是不能强求的。其实相比于这本书,我更想看他200年后的传记。一向痛恨传记的我看得如此津津有味,这就是脑残粉的力量啊...

评分

花痴给偶像立传也有成功的。但是这本书“行销”的意味太重了,诸如名人称赞报章评价各种大事各项记录,看重的似乎只是其成就而非其人本身。只有访谈段落有趣,能看出成长的痕迹

评分

苏得不行

评分

花痴给偶像立传也有成功的。但是这本书“行销”的意味太重了,诸如名人称赞报章评价各种大事各项记录,看重的似乎只是其成就而非其人本身。只有访谈段落有趣,能看出成长的痕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