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 早稻田大學理工係畢業後,獲得東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曾任麥肯锡公司日本分社社長、公司董事,國際著名企業顧問。1995年離開麥肯锡。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一新塾校長,現任創業者商學院院長。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日本戰略之父”。
日本東販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
颱灣版上市不到一年,重印超過1000次
中産階級社會正在崩潰,M型社會已然到來。
代錶社會富裕與安定的中産階級,如今正在快速消失,約有八成人的生活處於中下水準,M型社會由此成型!
M型社會是指社會正逐漸形成一種雙峰結構:收入高的一小部分人和收入低的一小邵分人,各居收入群體兩端,並且彼此的距高越來越遠,大部分人(中産階級)則嚮下沉淪為中下層階級,如同M型一般。
麵對嚴重的收入兩極分化現象,商業模式將做齣怎樣的調整?
政治、經濟又將隨之産生怎樣的變化?
你能否承受這種變化?如何應對?
本書將為你一一解答!
你自認是中産階級嗎?請自問三個問題:
1、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瞭很大的壓力?
2、你是否不敢結婚,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3、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如果有任何一個答案為“是”,你就不算中産階級!你該如何提升、避免沉淪?
《M型社会——中间阶层消失的危机与商机》 …… 大前研一作品 以上简介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如何将其内容用于投资行为之中。 1、日本的社会结构显然与中国非常不同,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促进我们更深的思考中国目前所发生的变化,尤其在对消费领域的投资行为中,或许...
評分前两章 大前研一书中比三铺展的下流社会更多强调了中产阶级消失的必然性。 美国40年代至70年代形成的中产阶级和统一的社会观,消费观与70年代至96年的日本及其类似。按照作者的话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平均的。7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伴随着日本中产阶级的逐步扩大而日趋崩溃,...
評分这本书是刚看的,但说述理论早已经在网路上熟知,并阅读了许多在此基础上的延伸作品,买书的原因是想尝尝原菜系的风味,以免被鲁川淮粤能菜系大厨给改走了味儿。 M型社会在日本或许还是刚刚出现,但在中国大陆,这无非是解读的一种新形式新名词而已,我们的M型社会到现在已经...
評分P12 “只要埋头工作,就会升职加薪”是战后日本社会架构的一大前提,可是这一大前提已经完全崩溃了。现在的上班族必须觉悟,一个人薪水的最高峰平均是他40岁左右,过了这个高峰,就鲜有机会升职或加薪。因此现在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制订符合实际状况的人生规划。 P33 看不见...
評分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盛极而衰,是个人或组织调控无法解决的难题。 无力改变大环境的个人,不再固守旧的思想,发散思路,尝试新的领域,努力跟上M型社会建立的脚步。以新的心态寻找生活的快乐.
美國、日本中産階級消失的必然性。下一個會是中國嗎?
评分1. 我們也極有可能會齣現工資、職位不會持續上升的階段,應提前做好準備; 2. 不要指望政府給予現狀做些什麼改變,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 3. 堅決停掉數字電視,增加與孩子的日常對話交流,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遠比上各種補習班重要的多;
评分這本書基本是政經方麵的內容,作者對日本現狀的一些看法,寫於2007年,主要抨擊的是2006年之前“小泉”體製下的日本。不過看4年之後的日本,貌似也沒什麼好轉,日本人的生活幸福指數,畢竟不比中國人低。
评分中國很有被影射的意味喲,更應引以為戒。大前先生是犀利的學者,喜歡
评分美國、日本中産階級消失的必然性。下一個會是中國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