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20世纪初期的法国意识流作家,一生体弱多病,颠沛游离,普鲁斯特的母系是法国的一个波旁贵族的后裔,父亲是一个城市新兴市民阶层中的一员,因为良好的社会交际与语言才能,以及母系家族生活的奢华与豪逸,普鲁斯特得以穿梭于两个城市阶层,体验到了王公贵族与市民阶层的各种不同的活跃而又戏剧性的生活层面。
正是得益于无微不至的观察才能与洞悉世事的直觉能力,普鲁斯特在父母双亡后健康转坏,患有严重气喘,不能接触屋外的空气,一个人在公寓里闭门不出,用了十四年监狱式的生活回忆一生,并写出了近三百万字的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璀璨而迷人、高贵而从容、令人迷醉而又叹惋的心理文学巨著。
本书真切地反映了1900年前后,法国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衰朽和没落,表现了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思想上的彷徨、苦闷、空虚,其他种种病态的心理特征。
追忆似水年华,无数人公认的文学经典,但是真正读完它的据说不超过20万人,而能够读懂得又不超过2万人,所以拿到这套书已经一年多了,它始终静静地立在书架上,优雅地挑战似的迎着我扫来扫去的目光。直到一个冬日的长夜,忍住开头那冗长的野马一样的睡前意识流描写后,渐渐发现...
评分——纯一的时间作为一种媒介,意识状态在其中构成无连续性的系列。这样的时间不过是空间而已。① 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 对于1900到1950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②。马塞尔•普鲁斯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
评分近来一直在看《追忆似水年华》,距高中毕业那年买下它,已经五个年头啦。每次都是从开头读,读那个经典无比的开头,过了很久,才猛然发现已经停止继续阅读了。所以每次都是从头开始... 看完第一卷,心情激动,想这真是个历史性的事情...可是直到看完了“在少女们身边”,还会...
评分只因喜欢《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书的名字,所以我走进了普鲁斯特用回忆构成的世界。回忆是普鲁斯特把握已逝时光的方式,从广泛意义上说,回忆又是人类使自己的文明得以延续的方式。 米歇尔·莱蒙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象征意义时代的小说”,而我更愿意把它说成是一...
评分用“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来形容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并不算过分吧。尽管同时代就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过后还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但谁能像他那样用七卷之多的煌煌巨著展示了纷繁美丽的法国社会形态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内心?更重要的是,...
“没有快乐,没有目标,没有行动,也没有抱负。有的是已经到头的人生路,是父母忧心忡忡的关注,没什么幸福可言。”
评分安徽文艺出版社的这一套(好几辑,每辑记得是十本?)当年基本都买齐了,每本都很清新小巧,实在是很可爱的一套书!
评分“没有快乐,没有目标,没有行动,也没有抱负。有的是已经到头的人生路,是父母忧心忡忡的关注,没什么幸福可言。”
评分“没有快乐,没有目标,没有行动,也没有抱负。有的是已经到头的人生路,是父母忧心忡忡的关注,没什么幸福可言。”
评分安徽文艺出版社的这一套(好几辑,每辑记得是十本?)当年基本都买齐了,每本都很清新小巧,实在是很可爱的一套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