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東亞視域
第一章 東亞的共時性
一、緒言 二、前田直典的時代區分論 三、西島定生的“東亞世界論” 四、“世界體係論”的接近 五、“共時性”概念的有效性 六、結語
第二章 東亞海上的“絲路”與“書路”
一、“海上絲路”由來 二、正倉院寶物探秘 三、遣隋唐使之使命 四、唐代日本的藏書量 五、“種本”的概念 六、“海上絲路”再考
第三章 東亞“書籍之路”上的《論語》 —— 研究新視野探索
一、緒言 二、東亞儒學脈絡中的《論語》學 三、作為思想發展過程的東亞《論語》學 四、結語
第四章 “書籍之路”概念再考 ——王勇說的批判性繼承
一、引言 二、“書籍之路”概念——王勇說之整理與討論 三、“王勇之說”的動搖與問題所在 四、“絲綢之路”的研究現狀 五、提倡“書籍之路”的意圖 六、“書籍之路”的特徵和優點 七、結語
第二編 典籍環流
第五章 六朝文化東漸與書籍之路開啓
一、引言 二、神功皇後“掠書說” 三、阿直岐其人其事 四、王仁與王辰爾 五、結語
第六章 《兔園策府》的成書及東傳日本 一、《兔園策府》的成書年代 二、《兔園策府》的東傳日本
第七章 奈良寺院攝取漢文典籍小考
一、前言 二、智光和《淨名玄論略述》 三、《淨名玄論略述》對《玉篇》的引用 四、《玉篇》以外漢文典籍的引用 五、智光在《淨名玄論略述》中采用的方法和態度 六、結語
第八章 唐曆在東亞的傳播
一、引言 二、“正朔本乎夏時” 三、唐曆東傳之軌跡 四、從百濟到日本 五、《儀鳳曆》之謎 六、結語
第九章 略論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所藏宋本《初學記》
一、引言 二、《初學記》傳入日本及現藏情況 三、宋本《初學記》的版本價值 四、宋本《初學記》的辨僞價值 五、結語
第十章 日本現存宋版大藏經相關問題一二
一、刻工名、追雕等問題 二、墨丁與追刻 三、現存大藏經的將來以及關於逆藏“傳承”的再討論
第三編 域外漢籍
第十一章 從“漢籍”到“域外漢籍”
一、緒言 二、書籍之路 三、域外漢籍 四、仁智各見 五、“漢籍”新釋 六、國際視野 七、結語
第十二章 《日本書紀》儀群的唐人著述說 ——兼論成書過程與記事的虛實
一、緒論 二、α群和β群 三、倭習的分布不均 四、正視例外 五、α群中國人著述說 六、各捲的作者與編修的順序 七、虛實·真僞的判彆 八、僅群特有的誤用與筆癖 九、韓半島相關記載的資料問題 十、百濟上錶文的史料批判
第十三章 關於“原日本書紀”
一、《日本書紀》的敘述方針 二、聖德太子並非實際存在 三、佛教傳來事件的虛構性 四、《隋書》的倭王 五、天皇記、國記
第十四章 圓仁《人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國早期流布考
一、緒言 二、成書經過 三、西傳始末 四、版本源流
第十五章 《笑雲瑞訴人明記》的文獻學研究
一、史料概要 二、各本詳析 三、《笑雲瑞訴入明記》在中世的流通
第十六章 明代中日書籍交流之研究 ——以《臥雲日件錄拔尤》為例
一、前言 二、使者與書籍 三、結語第四編 此佚彼存 第十七章 西魏寫本《菩薩處胎經》東傳及相關中日達人 一、緒言 二、養鸕徹定《菩薩處胎經》的購入 三、江戶時期的古文獻研究 四、諸傢對《菩薩處胎經》的評價 五、結語
第十八章 唐代佚書《天地瑞祥誌》略述
一、緒言 二、《天地瑞祥誌》的序和構成 三、諸傳本的基礎考察 四、結語 第十九章 樂邰《圓仁三藏供奉入唐請益往返傳記》校錄
第二十章 “禮失而求諸野” ——從自身研究經曆看和刻本漢籍的價值
一、引言 二、《皇朝事實類苑》 三、《鶴林玉露》 四、結語
第二十一章 五代宋初佚書迴歸小考
一、引言 二、吳越國時期的域外求書 三、五代宋初時期的求書 四、高麗獻書緣起考 五、裔然獻書考 六、《孝經》在東亞的傳播 七、《越王孝經新義》考 八、結語
第二十二章 逸存東瀛的唐寅詩書
一、緒言 二、《送彥九郎詩》 三、彥九郎與中日勘閤貿易 四、作品的題名與內容 五、結語第五編 書目雜誌
第二十三章 《日本國見在書目錄》劄記
一、四部分類仿效《隋誌》 二、小注信息豐富 三、填補中國經學史空白 四、南朝經學成果的展示 五、《閫外春鞦》:望文生義 六、小學傢典籍分文字、音韻、書法、文章詩法四類 七、《樂》傢著作、書法類著作與日本曆史上的唐風文化 八、刑法傢文獻與日本早期國傢的律令製度建設 九、《楚辭》傢文獻價值獨特 十、彆集傢文獻保存通俗文學資料 十一、總集傢文獻內容豐富,但個彆典籍係屬不當
第二十四章 舶載書目所載明人彆集考述
一、緒言 二、舶載書目概述 三、未見中土藏書目錄著錄的明人彆集 四、中土散佚明人彆集的流播記錄 五、中土稀見明人彆集的流播記錄 六、提供明人彆集新版本信息 七、結語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