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1948)生于江苏东海。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此书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作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朱自清(1898—1948)生于江苏东海。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经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令人如闻朱先生謦颏,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4166.entry 2008/6/26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诚如叶圣陶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中国经典不计其数,初学之下难窥门径,而朱先生是个识得经典的人,由他先解说一二,再读经典便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这本书读完,有些...
评分朱自清的散文是浑圆的,因此生来有一种亲近我等愚昧之人的气质。可惜因了太圆滑,我一直不甚喜欢他的散文。但撇开文艺方面的问题不谈,朱先生的人文情怀和知识分子责任感却值得所有人钦佩。 就这本《经典常谈》而言,篇幅短小,通晓明白地从说文解字一直到诗书文赋,无...
评分出门之前,在书架上挑了本小开本的书,一来随身背的小包装不下太多东西,二来便于携带也便于阅读。于是,拿了这本《经典常谈》,朱自清先生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 旅途中的习惯,是不聊天,不吃零食,除了喝水,只有一书在手。从南到北,多少次寂寞的旅程,幸而,...
评分大师眼中的国学经典 评《经典常谈》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许我们都对《背影》中的父亲、《春》中的一丝丝轻快印...
很喜欢这样的文字,慢慢的把中国的传统文学讲的那样深入浅出,喜欢这样的文笔,这样的爱,浅浅的低吟,淡淡的忧伤
评分中国文化著作是怎么来的。
评分朱自清做学问举重若轻,白话文更是炉火纯青。
评分朱自清用十三篇文章论述了十三本经典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思想,是国学入门的必读书,“尚书”那篇个人比较喜欢。
评分中国文化著作是怎么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