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迂的见证者。
“全球化”在今天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但是,对于正在加快进入世界一体化过程的中国来说,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全球化的世界将向我们展示出什么样的前景?本书中关于如何看待今日和未来世界的精彩讨论,表达了作者们重新构建和影响世界图景的努力。
本书研究了今日和未来世界的“全球化”问题,表达了作者们重新构建和影响世界图景的努力,具体收录了:《起火的世界》、《数量优势下的恐惧》、《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被规制的市场》、《破除自由贸易的迷思》、《阿隆与“意识形态的终结”》等文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了三分之二
评分十年前《读书》杂志的精选集,至今读来收货颇多。让我看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好的社会都会在追求更好地世界,但这个世界并没有到达。“美国梦”比“中国梦”还要美,但仍然不是“宇宙真理”丫~~
评分虽然只是《读书》杂志的一本精选文集,但本书却为我们展现了新旧世纪交替的十年中,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演化进程的全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通过这些文章,未来世界的发展图景已经隐然若现。
评分也是差不多十年前买的……现在看十年前编选的二十年前的杂志文章,既有围观“知识考古”的体验,也有遭遇绵延的问题意识的慨叹。
评分《读书》杂志延伸出版的此系列的书都很值得阅读与收藏,这本是1996年到2005年杂志里刊登的关于“全球化问题反思”的精选集。我买《读书》杂志起步很晚了,09年大学毕业后才从同学老马那里得知此杂志的精妙,所以这一系列的书能够让我这种较晚接触《读书》的人系统的阅读到以往文章的精髓。本书诸多选文给予我们对全球化下的历史叙事与民主政治以另一番视角去思索,也呈现了当代中外知识分子对于东西方殖民文化和社会转型的不同观点。对于恐怖主义起源的深入探讨、对于被欧洲中心主义建构起来的“落后文明”的再度关注,对于美国作为政治、经济与军事霸权在全世界犯下各种“阳奉阴违”的罪恶揭露等,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很喜欢那几篇探讨各种宗教与地域文明差异、追问殖民合理性的文章,其中彰显的作者普世化正义的精神,我个人表示激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