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
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凭《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此后,《白夜行》、《单恋》、《信》、《幻夜》先后入围直木奖;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一并斩获;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出版的《新参者》获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1名;2012年,《浪矢杂货店的奇迹》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笔锋越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骇然。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中骂道:你死了算了。
一场本应隆重的婚礼,却在接连的意外中戛然而止。新郎的前女友服毒自杀,新郎则在婚礼上中毒身亡。
警方欲将案件定性为胁迫殉情,但加贺步步追查,确定了三名嫌疑人。他们都对新郎充满杀意,却又有无法投毒的完美证明。
面对错综的毒胶囊诡计,加贺必须要让那个人坦白:“我杀了他!”
-----------------------------------------------------------------------------------------
东野圭吾唯一刑警探案系列,加贺探案集第5案。继《谁杀了她》之后,东野圭吾再次让读者破解谜题。嫌疑人由两个增至三个,为读者复活侦探小说的乐趣。
对我来说,加贺恭一郎是绝对必要的存在。——东野圭吾
首先这是本构思很独到的书,三人视觉叙述,没有第三人称。每一章的开头写的是哪个人名,那章就以那个人作第一人称写作,这种写法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但也算新颖,至少在东野这里是第一次尝试。 换药这招我在昆德拉的《告别圆舞曲》里早就看过了,所以老想到那本书,而精彩的是后...
评分我在想,动摇推理小说基本理念的做法,会不会让推理小说家觉得很有快感?范达因守则曾经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但现在的推理小说,很多已经不再遵守范达因守则了(其实也没有必要墨守成规)。如果有人喜欢黄金时代的那种纯粹风格的话,那我个人倒是更喜欢创新求变的推理小说。对推...
跟《谁杀了她》同样“彻底挑战读者”的模式。三个嫌疑人轮番第一人称叙事,布局一直很好,结果最后两页忽然崩坏,给了个虎头蛇尾的空降证据,又硬生生多丢一颗胶囊,显出设局的力不从心,给凶手确定性带来一些影响。加贺君有些酱油。仍属值得一看,特别是对推理有自信或兴趣的人。
评分跟《谁杀了她》同样“彻底挑战读者”的模式。三个嫌疑人轮番第一人称叙事,布局一直很好,结果最后两页忽然崩坏,给了个虎头蛇尾的空降证据,又硬生生多丢一颗胶囊,显出设局的力不从心,给凶手确定性带来一些影响。加贺君有些酱油。仍属值得一看,特别是对推理有自信或兴趣的人。
评分《谁杀了她》威力加强版。三视角交替转换非常流畅,白夜行时期的东野果然在叙事上已臻化境。不过,对于不给解答让读者自行推理什么的,我只能结合本书主题吐出两个字:药丸。
评分这本好屌啊!从三个人都有嫌疑到三个人都被洗清嫌疑再到三个人又都有嫌疑再到最后……妈蛋!
评分去十一区掐住畅销书作家的脖子猛摇他吧,说不说,你到底说不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