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
生于高密县农村一个贫困家庭的青年——永乐,像千千万万个农村孩子一样,希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摆脱贫穷与落后。可5次高考,5次败北。希望化为泡影,努力成为乌有。他烦闷、压抑、痛苦、无助……老母的拳拳之心,生活重压下哥哥和无奈、嫂子及众人的蔑视,未来的无望……一切一切压迫着他,万般无奈,只好逃出家门,踏上“欢乐”的不归之路。
文字的解读要难于影像。文字可以有不同的意象,影像实际已是固化的导演的某一种解读,留给观众做二次评析。 普通的白描,叙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莫言奇崛的想象。极高的立意需要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特殊的艺术效果。 故事采用了一种对话体的方式,有时...
评分我觉得,莫言是在用感知和记忆来写作的。我记得有作家称,莫言的小说堪称 叙述的极限,这的确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很多作品也明显的体现出来。欢乐这本书的确是做到了各种描写。就算是主观的意识,也以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我想,若能做到用感觉来阅读这本书,用意识来感知感情与对...
评分《透明的红萝卜》4星 第一次接触莫言早期的作品,感受最深的是“红萝卜”这个意象的出现,黑孩对待世事的无动于衷,生活给了他无限的苦难,他只能咬牙硬撑,寻找那光亮。 《球状闪电》5星 跳来跳去的叙述,好玩。 总是想要飞的老头,总觉得预示着什么,看到结尾,只能用震耳发...
第一本莫言的小说就选了这么难读的文本,意识流的描述让人产生感官不适,但或许正是通过这些不适感才体会出主人公压抑、绝望的命运。(实际读的不是这个版本,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找不到正确的条目,暂时标注下。)
评分读起来可不欢乐
评分还是更喜欢莫言的长篇。他短篇有种收又收不住,放又放不开的感觉。
评分书名《欢乐》,通篇洋溢着拉伯雷的狂欢精神。莫言尤其善于把死亡体验写得天花乱坠,《欢乐》一篇,写得就是一个自杀者临死前的缭乱思绪和缤纷体验,明明写的是死亡,却题为《欢乐》。一个出类拔萃的讲故事人,能让植物人开怀大笑,能让死人起而复生,能让草木开口说话,能让野兽跟人交媾,能够在谈笑间让现世界灰飞烟灭……,莫言就是这样一个讲故事的人。不过,书中所收《流水》一篇,显然是莫大叔还是文艺青年时期的作品,现在读,感觉会酸倒牙。
评分感到震撼无比,之前读的阿乙《鸟看见我了》,被腰封上的赞誉糊弄得差一点就要信了,但是紧接着我读到了莫言的《欢乐》,才觉得两者差距之大简直惊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