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
《四十一炮》以九十年代初农村改革为背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了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以人性的裂变,人们在是非标准、伦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惘。 小说的副线是一个老和尚的传奇人生。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使整部小说在实和虚的场景不断变换、扑朔迷离、曲折迂回,又一次近距离地回看了农村改革初期的历史。 通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讲述,既有孩子似的烂漫无知,又有极具时代特色和乡土特点的民间口语。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被莫言幽默逗得捧腹大笑。
莫言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的作家,其创作的动力源源不断,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敢写并且从不间断写作这一点,值得很多的作家学习。莫言的作品想象力丰富,他从不缺少想象力。但是很多时候想象力的恣意放纵,使得叙述和语言都显得单薄。这样的单薄可能是一种取舍,但...
评分刚看到书名时,马上联想到这可能是一部描写战争体裁的小说。翻看目录,更觉新颖,作者用“第一炮,第二炮,第三炮......”依次列四十一炮用作文章的题目,吸引着我读下去。 《四十一炮》以一个少年狂欢化的诉说,亦真亦幻的写作手法,讲述主人公生长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屠宰专...
评分主要是从书中看到了一个时代 一个父亲 一个普通人 在大的环境格局无法被自己改变之后的故事 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 每个人在这样大的形势下注定是渺小的 没有那么多的理想 没有那么多的感慨 只有过日子 一个从叛逆到回归的过程
评分莫言的书我大多时候是不愿意看的,不是不好看,不是没营养,恰恰相反,它很好看,故事性很强,说到寓意深度,他也善于用乡村孩子的视角一些天真甚至粗鄙的话来反应成人世界的丑恶,而在《四十一炮》里,这种用法更为强烈,主人公“罗小通”是莫言诸多“儿童视角”中的一个儿童...
评分浊水般的小说,汪洋又混乱,漂浮着各种不堪的事物。
评分四十一炮,炮孩子。
评分叙事时空的往复穿梭是现代主义手法,但不同于格非的玄幻迷离。每一块叙事都是现实主义,清晰,动情,有土味儿,有农民的粗俗和仁义,如果有闲情,是可以把整个小说拆卸开来的。对肉的拟人描写,即使是儿童视角,仍觉得过于肉麻了。总体来说,是具有莫言独特风格的一部长篇。
评分莫言在後記中寫到 每個恐懼衰老 拒絕成長的人 心裡都住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羅小通是一個滿嘴謊言的人 他寫完這本書之後 他便不是他了
评分莫言长篇小说的水准真是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