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1887—1973)。曼施泰因出身于军官世家。1906年开始服役,191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曼施泰因参加了比利时、东普鲁士和波兰南部的战斗。战后任多种参谋职务。1935~1936年先后在总参谋部任作训处长和首席军需长即副总参谋长。1938年因上层人事大变动,被贬为第18 师师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施泰因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希特勒的侵略战争计划,先后任集团军群参谋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3月,因在作战指导上与希特勒发生分歧被解职;1945年5月被英军俘虏;1949年12月被战胜国判处18年徒刑,因病于1953年获释。战后,被阿登纳政府聘为组建联邦国防军顾问。1973年6月病逝,终年86岁。
《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作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曼施泰因在德国军队服役的57年中,有近一半时间先后在师、集团军、集团军群任参谋和参谋长,最高职位达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因此,从他的思维方式和作战指挥可窥见德意志-普鲁士总参谋部传统之一斑。
德国“二战”中有著名的三大将领,就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这三大名将也应该算是“二战”中最主要的陆军名将。 德国在“二战”中虽然不是正义的,但是打仗确实很厉害,我觉得在这三位名将当中,如果论统帅的才能,应该是曼施坦因排第一。 古德里安最大的贡献实际上...
评分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都有资格担任总参谋长。 曼施坦因在三个人之中最擅长战略,总参谋部出身,军功显赫,威望也最高。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希特勒对他最尊敬。元首最将领的尊敬,未必是好事。让上级如芒在背的人,基本也就到头了。 所以最合适的,也恰恰是最不合...
评分首先我没有读过其他二战将领的回忆录,所以无法横向对比。这本也是我读的第一本,要知道这本在二战回忆录里是大名鼎鼎,所以拿来做处女读。整篇7成在讲军事,而且比较注重战略阐述,意图阐述,细节面还有前线具体小事说的不多,有时候会插入一些士兵的例子。曼帅,战略...
将军你的性格特征真是不够鲜明
评分将军你的性格特征真是不够鲜明
评分相当沉闷
评分《失去的胜利》?不考虑原子弹的话我同意。
评分最高层面的不确定性,这是一切奇袭的根本必要条件。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仍然固执己见的抱怨领袖。这不能说他不懂政治,只能说他只是一个军人。优秀且固执的,在某种情况下,甚至略显傲慢。这似乎是普鲁士军队中,将军阶层固有的传统。在领袖和将军们中间应该有一种中介机构作为缓冲。我不知道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是怎么运作的,在此一点上,做的似乎并不是很好。这一点,领袖本人负有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