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战略家。
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
一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曾在战斗中负伤。
在军事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倡导者。
1966年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勋爵。
《战略论:间接路线》在西方战史研究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军事理论的必读书。因为此书,李德·哈特被西方奉为“军事理论教皇”。在《战略论:间接路线》中,李德·哈特以深厚的军事理论和战史研究功底,通过分析世界历史上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30场战争、280多次战役,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看似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径”。在任何竞争中,只有击败对手才能获胜。而在未克服对手的抵抗之前,应首先减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出自己的防线之外。这就是间接路线战略的精髓所在。因此,“间接路线”不仅是战争的定律,更是一个哲学上的真理,在战争之外,于人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应该说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定义了“战略”这一概念,而且全书也是牢牢地围绕这个概念在论述战争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在分析每场战争时只是单纯分析战略问题。而关于大战略和战术问题,作者都不作多余的解释。全书内容十分扣题,没有出现东扯西拉的情况。 不过“战略”...
评分李德哈特在他这本战略论的卷首就引用了孙子的十三条语录。而整本书的核心其实都是在强调“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句话。首先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历史上诸多使用间接路线战略获胜的战例,在最后则总结出为了充分发挥间接路线战略的效力所应当具备的一些核心思路。 虽然这本书在概...
评分这本书国内战士出版社1981年内部发行过,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翻译,比较流畅,但一些地名人名的翻译有些问题。 此书不同于《战争论》等理论著作,而是通过分析战史以说明理论,揭示出了战争中种种部署的优势与不足,简单易懂,相信每个人读完此书后都会对他的“间接路线...
评分李德哈特在他这本战略论的卷首就引用了孙子的十三条语录。而整本书的核心其实都是在强调“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句话。首先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历史上诸多使用间接路线战略获胜的战例,在最后则总结出为了充分发挥间接路线战略的效力所应当具备的一些核心思路。 虽然这本书在概...
评分真理,从战争中得来 ——评《战略论:间接路线》 战争是残酷的,令人厌恶的。然而遗憾的是,综观中外历史,战争又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需分出个胜负输赢,而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军队和武器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战略...
重点读的二战 20世纪前的战争史没有一点预备知识读起来觉得乏味枯燥 另外作者一再强调的间接路线万年论调很符合岛国人的处事作风 经济合理效率地达到最优战略目标 与之风格鲜明对比乃是传统欧洲大陆硬碰硬的正面冲突思维 对我这个受德国普鲁士传统大陆思维影响过深的人来说 哈特所代表的海洋思维非常不对胃口 片面地说带着一股小家子气 但是不可否认片面路线的合理性与对大战略格局的补充性 如果举例来说 杨威利就是片面路线的最佳代表
评分内容广博,自成体系。最后居然作者认同的是东方孙子的以智胜,以“德”(心理)服人,而非克劳塞维茨的“蛮力”胜法。对游击战的剖析虽短,但对其负面后果的警示很有历史洞察力,绝不在“间接路线”之下。
评分纯理论的部分看的比较仔细还做了笔记,其他的就是大致翻了翻,因为大部分战例实在太不熟,在作者用意明确观点鲜明的论证模式内恐怕看了也白看。——李德哈特这书明显是针对一战中欧洲各国的军事教训写的,不少地方颇有对案例剪裁太过+概念太宽泛之嫌(当然放到他所处的大环境中看也完全可以理解。)不过理论部分的一些总结和对克劳塞维茨的一些批评还是很精到的,而且对我来说用的上,所以抄了好几条准备回头唬人用。。另外还是要再感慨一次历史史实是绕不开的基础。史实了解不够的情况下看理论基本是白瞎;相反如果史实已经很熟了,读理论时就很容易辨别哪些是精辟的总结哪些是剪裁史实过度的忽悠。说到底工具和积累不可偏废,没有捷径可走。
评分以迂为直。
评分用战略的角度分析了从古至今的欧洲战争,最后对战略的论述非常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