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3—1837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1838—1840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到1845年,他就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1849年,他完成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差不多同时,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消极反抗》(On Civil Disobedience)的极为著名的、很有影响的论文。按字面意义,这也可以译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后面我们还要讲到它。然后,到了1854年,我们的这本文学名著《瓦尔登湖》出版了。本书有了一些反响,但开始的时候并不大。随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1859年,他支持了反对美国蓄奴制度的运动;当这个运动的领导人约翰·布朗竟被逮捕,且被判绞刑处死时,他发表了为布朗辩护和呼吁的演讲,并到教堂敲响钟声,举行了悼念活动。
此后他患了肺病,医治无效,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仅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自有人给他整理,陆续出版,已出版有多种版本和多种选本问世。
这位梭罗先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他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
瓦尔登湖周围的居民中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一则说古时代的印第安人在这里的一座小山上举行了一次帕瓦仪式,那小山上升到了天际那么高。却说印第安人犯有许多亵渎神灵的行为,而且就在他们沉湎于这样的行为时,这座山摇晃起来,突然下沉,形成了一个湖泊,只有一个老妇人逃脱出来,名字叫瓦尔登,瓦尔登湖于是叫了起来。 瓦尔登湖就是一口现在的井。一年中有四个月,湖里的水十分冰冷,如同水质一年四季纯净一样。在冬季,所有的水都裸露在露天,要比泉水和井水更冷一些,因为井水和泉水受到了地层的保护。到了夏天,它却是水温最冷的水,浅层的不流动的表层水没有和它搅和起来。因此,瓦尔登湖从来不会变得很暖和,与多数暴露在太阳下的水不一样,这是因为瓦尔登湖深不见底的缘故。倘若有人在湖畔夏天里露营一个星期,在帐篷的阴凉下挖下去几英尺埋下一桶水,就可以不用奢侈的冰块了。
《瓦尔登湖》很像是指导人做人的教科书。 中学时代听说这本书陪伴海子走完了他最后的岁月,便好奇地看。断断续续,没有兴致,没有耐心。直到这个夏天,迫于某种任务的压力再把非剧情的文字串起来时,竟有种敬佩的感动。 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梭罗的归隐似乎比很...
评分“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它的石岸,是他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的手心里,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一个哈佛大学的28岁的毕业生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
评分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再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
评分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再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
评分觉得这版的翻译糟糕,读不下去,如翔在喉? 花钱买了失望又后悔? 不要后悔! 这位版税即将破百万的李继宏老师在广播内宣布: “楼上那些瞎逼逼的,你们去找本书看了再来会死吗?去买本我译的《瓦尔登湖》,看了不满意,拿发票来找我退钱,双倍。” - 伯恩斯李 http://www.do...
美好的阅读体验
评分中学时候写作文必引用几句《瓦尔登湖》的句子,可惜那时候这书还不出名,老师不认识。后来书出名了,就读梭罗生平,发现他和书里表现的精神世界完全是两个人,纯粹为了赚钱,这个酒肉荤人带着一大堆吃用玩赏之物去湖边装模作样的住了几天,受不了寂寞就回城了。然后在意淫的陶醉里写下了这部装逼圣经。
评分买了一本,慢慢看。。
评分对于现在的人来讲,瓦尔登湖是我们没有勇气触碰的梦。时代过去了,不会再有一个诗人拿着它去卧轨了。骑马,砍柴的日子。。。。。。
评分读到63页还是放弃了,读不下去,等我老了再说吧,也许那个时候心境也就平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